主持人:今天我们《在线访谈》栏目邀请到了鄂托克前旗退役军人事务局党组书记、局长闫树成,为广大网友介绍鄂托克前旗双拥模范城创建的经验做法和工作成果。闫局长您好!
闫树成:主持人好!网友们大家好!
主持人:请闫局长介绍一下我旗双拥工作情况。
闫树成:鄂托克前旗是一座拥有着独特红色记忆的革命老区,现有驻旗部队2支,官兵30余名,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1327名。近年来,鄂托克前旗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双拥工作的重要论述,持续把双拥工作融入大局,广泛开展拥军优属、拥政爱民活动,深入推进双拥创建和军民融合工作走深做实,全面开创了全旗新时代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新局面,先后五次被授予“自治区双拥模范城(旗)”称号。接下来我通过“谋实绩”“重实效”“有实操“出实招”“办实事”这“五个实”来介绍我旗双拥模范城创建的经验做法和工作成果。
主持人:鄂托克前旗双拥工作“谋实绩”是什么含意?
闫树成:“谋实绩”是创新机制,同心合力谋实绩。鄂托克前旗旗委、政府始终将双拥创建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把双拥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了以旗委书记、政府旗长任组长,5 名县级分管领导任副组长,35 名成员单位负责人组成的双拥工作领导小组,通过多次召开旗委常委会、议军会、政府常务会等会议研究部署双拥工作,高位推动双拥工作扎实开展。
鄂托克前旗全面提升广大军人、军烈属、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的荣誉感、获得感、幸福感。通过军地合署办公,在全旗 4个镇、85个嘎查村社区创新成立 89个双拥服务小组,打造拥军优属服务中心和基层服务站,配备退役军人事务员,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军地配合、群众参与的良好工作格局。
主持人:鄂托克前旗退役军人事务局还提出,双拥工作要“重实效”,讲一下这方面的工作成果吧。
闫树成:“重实效”是创新宣传,营造氛围重实效。依托鄂托克前旗“1+6”红色培训教育基地,机关党员干部、中小学生和广大群众先后接受革命传统教育50余万人次。全旗近3万名党政军民在烈士纪念日、清明节等时节到基地参加烈士公祭活动,尊崇英烈蔚然成风。着力打造双拥共建一条街、双拥主题公园、主题广场和国防教育公园、国防教育基地,并在公共服务场所设置现役军人依法优先服务标识;此外,鄂托克前旗大力创新双拥文化作品,创作出《红色娘子军》《骑兵舞》《石榴红了》等优秀双拥文化剧目,其中大型音乐剧《石榴红了》荣获第 15 届内蒙古草原文化节优秀剧目金奖,并走进人民大会堂进行演出,极大地激发了老区人民的拥军热情。
主持人:鄂托克前旗双拥工作中的“有实操”又指哪方面呢?
闫树成:“有实操”是优待扶持,示范引领有实操。近年来,鄂托克前旗积极开展行业拥军工作,为退役军人和优抚对象建档立卡 1327 人,发放优待证 1284 个,为退役、现役军人和烈属家庭悬挂光荣牌1348户,悬挂率达100%。集中开展送喜报30余人次,“八一”、春节期间走访慰问驻旗部队20余次,慰问退役军人及其他优抚对象等918余人,发放慰问金132.2 万元。接收退役士兵82名,5名退役军人、3名军人家属得到妥善安置,12名军人、烈士子女享受加分、入学优待政策。
鄂托克前旗严格落实优抚安置政策,累计为优抚对象、自主就业退役士兵及家庭发放各类补贴、缴纳养老医疗保险2476.91万元。妥善安置退役士兵,稳步推进就业创业,协调邮政储蓄银行为现役及退役军人提供贷款优惠,累计发放创业贷款368万元。举办职业技能培训班5场次,创业就业座谈会、专场招聘会、推荐会7场次,培训退役军人及家属 190人,参加学历教育110人,44名退役军人实现稳定就业。
主持人:在双拥工作中,你们又出了哪些“实招”?
闫树成:“出实招”是支前保障,军地携手出实招。鄂托克前旗投资4000余万元,建设了鄂尔多斯国防教育展馆、烈士纪念广场,打造了鄂尔多斯专业化民兵防化训练基地,为武警中队建设“智慧磐石”执勤安防工程,为旗人武部新修建靶场路,安装了自动报靶系统,进行营院改造,加装了服务用房防护设施,保障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为加强文化强军建设,鄂托克前旗定期举办双拥晚会,全面推进“万里边疆数字文化进军营”工程,开展送政策、图书、演出等进军营活动 30 余次。200 余家“爱国拥军示范企业(店)”为军人军属提供优待服务。为全面加强信访维稳工作,制定印发了《鄂托克前旗信访工作应急预案》《鄂托克前旗退役军人矛盾纠纷化解和重点人员稳控工作方案》《鄂托克前旗退役军人事务局关于做好领导干部大接访、大下访专项行动的方案》,全面完成退役军人法律服务站(点)建设,联合法院成立“老兵调解室”,聘请法律顾问 3 名,为12名退役军人提供了必要的法律援助 5次,采取“老兵问题、老兵化解”等方式,使一些退役军人由“信访”变“信任”,其中 5 人发展为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员。
主持人:请您再来讲讲双拥工作中“办实事”这方面的内容吧。
闫树成:“办实事”是拥政爱民,鱼水情深办实事。人民军队始终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鄂托克前旗驻地部队把支援地方经济建设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2020 年以来,驻地部队在完成战备训练等工作任务的同时,累计出动2000余人次参与全旗重大安全维稳工作,在城乡建设、生态治理、平安建设和军地联防共治上有力支援了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累计选送新兵 82 人,征兵任务完成率100%,实现建旗以来零退兵;高标准完成 440名基干民兵的整组任务;累计开展国防教育进校园活动20场次,开展学生基本军事训练8000人次,打造少年军校“小军人”宿舍文化及国防教育文化氛围。为助力地区经济发展,旗人武部投入 200余万元发展帮扶点巴彦乌素嘎查集体经济,并派出驻村工作人员全程参与乡村振兴工作,规划嘎查集体经济林500亩用于发展枸杞、苹果、葡萄等产业,帮建 50 亩无公害采摘园基地、3亩温室大棚。同时帮扶两个嘎查村、帮助 3 户贫困户完成种植养殖、棚圈改造等项目。
主持人:对今后的双拥工作有什么展望?
闫树成: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鄂托克前旗军民团结,汇聚强国强军深厚伟力的双拥工作初心不变,团结之力更加凝聚,奋斗之姿更加昂扬。全旗军民正以逐梦新时代,阔步新征程的磅礴之势接续奋斗,擦亮“自治区双拥模范旗”的金字招牌,在革命老区擘画出新时代“爱我人民爱我军”的壮阔蓝图。
主持人:今天我们《在线访谈》栏目邀请到了鄂托克前旗退役军人事务局党组书记、局长闫树成,为广大网友介绍鄂托克前旗双拥模范城创建的经验做法和工作成果。闫局长您好!
闫树成:主持人好!网友们大家好!
主持人:请闫局长介绍一下我旗双拥工作情况。
闫树成:鄂托克前旗是一座拥有着独特红色记忆的革命老区,现有驻旗部队2支,官兵30余名,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1327名。近年来,鄂托克前旗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双拥工作的重要论述,持续把双拥工作融入大局,广泛开展拥军优属、拥政爱民活动,深入推进双拥创建和军民融合工作走深做实,全面开创了全旗新时代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新局面,先后五次被授予“自治区双拥模范城(旗)”称号。接下来我通过“谋实绩”“重实效”“有实操“出实招”“办实事”这“五个实”来介绍我旗双拥模范城创建的经验做法和工作成果。
主持人:鄂托克前旗双拥工作“谋实绩”是什么含意?
闫树成:“谋实绩”是创新机制,同心合力谋实绩。鄂托克前旗旗委、政府始终将双拥创建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把双拥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了以旗委书记、政府旗长任组长,5 名县级分管领导任副组长,35 名成员单位负责人组成的双拥工作领导小组,通过多次召开旗委常委会、议军会、政府常务会等会议研究部署双拥工作,高位推动双拥工作扎实开展。
鄂托克前旗全面提升广大军人、军烈属、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的荣誉感、获得感、幸福感。通过军地合署办公,在全旗 4个镇、85个嘎查村社区创新成立 89个双拥服务小组,打造拥军优属服务中心和基层服务站,配备退役军人事务员,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军地配合、群众参与的良好工作格局。
主持人:鄂托克前旗退役军人事务局还提出,双拥工作要“重实效”,讲一下这方面的工作成果吧。
闫树成:“重实效”是创新宣传,营造氛围重实效。依托鄂托克前旗“1+6”红色培训教育基地,机关党员干部、中小学生和广大群众先后接受革命传统教育50余万人次。全旗近3万名党政军民在烈士纪念日、清明节等时节到基地参加烈士公祭活动,尊崇英烈蔚然成风。着力打造双拥共建一条街、双拥主题公园、主题广场和国防教育公园、国防教育基地,并在公共服务场所设置现役军人依法优先服务标识;此外,鄂托克前旗大力创新双拥文化作品,创作出《红色娘子军》《骑兵舞》《石榴红了》等优秀双拥文化剧目,其中大型音乐剧《石榴红了》荣获第 15 届内蒙古草原文化节优秀剧目金奖,并走进人民大会堂进行演出,极大地激发了老区人民的拥军热情。
主持人:鄂托克前旗双拥工作中的“有实操”又指哪方面呢?
闫树成:“有实操”是优待扶持,示范引领有实操。近年来,鄂托克前旗积极开展行业拥军工作,为退役军人和优抚对象建档立卡 1327 人,发放优待证 1284 个,为退役、现役军人和烈属家庭悬挂光荣牌1348户,悬挂率达100%。集中开展送喜报30余人次,“八一”、春节期间走访慰问驻旗部队20余次,慰问退役军人及其他优抚对象等918余人,发放慰问金132.2 万元。接收退役士兵82名,5名退役军人、3名军人家属得到妥善安置,12名军人、烈士子女享受加分、入学优待政策。
鄂托克前旗严格落实优抚安置政策,累计为优抚对象、自主就业退役士兵及家庭发放各类补贴、缴纳养老医疗保险2476.91万元。妥善安置退役士兵,稳步推进就业创业,协调邮政储蓄银行为现役及退役军人提供贷款优惠,累计发放创业贷款368万元。举办职业技能培训班5场次,创业就业座谈会、专场招聘会、推荐会7场次,培训退役军人及家属 190人,参加学历教育110人,44名退役军人实现稳定就业。
主持人:在双拥工作中,你们又出了哪些“实招”?
闫树成:“出实招”是支前保障,军地携手出实招。鄂托克前旗投资4000余万元,建设了鄂尔多斯国防教育展馆、烈士纪念广场,打造了鄂尔多斯专业化民兵防化训练基地,为武警中队建设“智慧磐石”执勤安防工程,为旗人武部新修建靶场路,安装了自动报靶系统,进行营院改造,加装了服务用房防护设施,保障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为加强文化强军建设,鄂托克前旗定期举办双拥晚会,全面推进“万里边疆数字文化进军营”工程,开展送政策、图书、演出等进军营活动 30 余次。200 余家“爱国拥军示范企业(店)”为军人军属提供优待服务。为全面加强信访维稳工作,制定印发了《鄂托克前旗信访工作应急预案》《鄂托克前旗退役军人矛盾纠纷化解和重点人员稳控工作方案》《鄂托克前旗退役军人事务局关于做好领导干部大接访、大下访专项行动的方案》,全面完成退役军人法律服务站(点)建设,联合法院成立“老兵调解室”,聘请法律顾问 3 名,为12名退役军人提供了必要的法律援助 5次,采取“老兵问题、老兵化解”等方式,使一些退役军人由“信访”变“信任”,其中 5 人发展为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员。
主持人:请您再来讲讲双拥工作中“办实事”这方面的内容吧。
闫树成:“办实事”是拥政爱民,鱼水情深办实事。人民军队始终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鄂托克前旗驻地部队把支援地方经济建设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2020 年以来,驻地部队在完成战备训练等工作任务的同时,累计出动2000余人次参与全旗重大安全维稳工作,在城乡建设、生态治理、平安建设和军地联防共治上有力支援了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累计选送新兵 82 人,征兵任务完成率100%,实现建旗以来零退兵;高标准完成 440名基干民兵的整组任务;累计开展国防教育进校园活动20场次,开展学生基本军事训练8000人次,打造少年军校“小军人”宿舍文化及国防教育文化氛围。为助力地区经济发展,旗人武部投入 200余万元发展帮扶点巴彦乌素嘎查集体经济,并派出驻村工作人员全程参与乡村振兴工作,规划嘎查集体经济林500亩用于发展枸杞、苹果、葡萄等产业,帮建 50 亩无公害采摘园基地、3亩温室大棚。同时帮扶两个嘎查村、帮助 3 户贫困户完成种植养殖、棚圈改造等项目。
主持人:对今后的双拥工作有什么展望?
闫树成: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鄂托克前旗军民团结,汇聚强国强军深厚伟力的双拥工作初心不变,团结之力更加凝聚,奋斗之姿更加昂扬。全旗军民正以逐梦新时代,阔步新征程的磅礴之势接续奋斗,擦亮“自治区双拥模范旗”的金字招牌,在革命老区擘画出新时代“爱我人民爱我军”的壮阔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