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
根据自治区、市开展“六个行动”有关部署要求,为进一步落实重大项目谋划行动,对标对表《鄂尔多斯市重大项目谋划行动方案》确定的目标任务,结合全旗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逐项细化落实举措,起草形成《鄂托克前旗重大项目谋划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确保各项内容序时推进。
二、主要内容
《鄂尔多斯市重大项目谋划行动方案》共提出三大方面21项任务,我旗在全面承接市级方案的基础上,围绕加强传统能源与新能源互补融合、打造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宣传提升红色文化及“草原村排”文旅品牌、做好“三北”工程及生态修复、污染防治攻坚战等重点领域,提出细化任务27条。主要内容如下:
(一)全面落实重大项目谋划目标
1.紧盯战略谋项目。聚焦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三北”工程等国家战略,聚焦事关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的重大事项,聚焦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聚焦战略性发展和根本性问题,结合鄂前旗“四区建设”目标任务,适度超前谋划一批符合国家战略导向项目,全力承接好国家重大战略实施。
2.紧盯规划谋项目。围绕“十五五”规划,系统谋划一批补短板、强弱项、锻长板、利长远的重大项目,争取一批标志性、牵引性工程纳入国家、自治区、市“十五五”规划“盘子”和相关重点专项规划,实现“项目跟着规划走”。2025年全旗重大项目投资总量达到172亿元以上、带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7.6%,8月底前完成“十五五”项目谋划,争取年度计划投资较上一年度增长10%以上;“十五五”重大项目计划投资年均增长10%左右,支撑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8%以上。
3.紧盯政策谋项目。落实《国务院关于推动内蒙古高质量发展 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的意见》(国发〔2023〕16号)等政策,用好国家一系列利好政策,盯紧盯牢国家、自治区、市产业政策导向,牢牢抓住重要机遇期和窗口期,全面、精准、科学谋划项目,建立项目接续清单,形成谋划一批、储备一批、开工一批、建设一批、投产一批的梯次推进格局。
4.紧盯产业谋项目。立足资源禀赋、主导产业和要素条件,聚焦重点区域、重点产业链、重点目标企业招商引资。4月底前完成政策清单、意向企业名录更新编制,为重大项目招引做足准备。围绕能源开发、氢能综合示范、现代煤化工、高端装备制造等场景,开展产业链梳理分析,找准产业链堵点、断点,做好延链条、补缺环、促集聚“三篇文章”,挖掘新的投资增长点,积极承接引进一批高标准、高水平项目,全面提升招商质量。筹办“走进宁东”区域合作交流研讨会,携手宁东完善一体化、组团式招商模式,推动国能集团、中煤集团、阳光氢能等大型企业集团化布局、产业化发展。2025年力争完成国内(区外)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32亿元以上,“十五五”期间确保与固定资产投资同步增长。
(二)全力促进重点领域结构优化
1.加强能源项目谋划。优化提升煤炭产能,积极谋划煤炭产能储备项目,增强煤炭供给弹性,加快鹰骏1号煤矿建设进度,加速推进鹰骏2号煤矿、鹰骏3号煤矿、鹰骏5号煤矿、长城2号煤矿、巴愣煤矿前期手续办理。提升油气供给能力,加大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和增储上产建设力度,加快推动科思、天利丰LNG项目投产,推进鑫蒙南综合服务站、鄂西物流园一体化服务站前期手续办理。加快建设芒哈图—阿勒泰双回500千伏、苍劲220千伏输变电工程,优化完善电网结构。加强传统能源与新能源互补融合,加快推进“沙戈荒”大基地、防沙治沙和风电光伏一体化工程、储能工程、绿色氢氨醇产业等重点项目谋划建设;紧密对接国能、中煤集团等相关企业,推动其他一揽子项目尽快实施,积极争取六类市场化新能源指标,推动新能源优势向综合优势转变;加速办理深能二期、国电润阳二期、中电工程风光制氢一体化、国能200万吨CCUS等项目前期手续,争取尽早开工建设。(旗能源局、工信局,上海庙经济开发区、供电公司、正腾公司)
2.加强制造业项目谋划。坚持风光氢储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全产业链发展,打造上海庙经济开发区绿电直供示范园区。开展存量负荷绿电替代示范,推动润阳工业硅项目5月份投产、多晶硅项目7月份投产;积极发展高端合金新材料产业,推进新材料综合利用、煤矸石综合利用、电池导电、化肥制造等项目实施。聚焦风电装备、光伏装备、新型储能、氢能装备等关键环节,引进实施一批延链补链项目,打造“风光氢储”产业集群。
3.加强现代煤化工项目谋划。延伸焦化下游产业链,实施600万吨绿色焦化全产业链项目,建成恒坤焦化及下游一体化项目,释放恒坤130万吨化工项目等存量项目新能源消纳潜力,高质量建设现代煤化工产业示范区,推动现代煤化工产业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打造煤基全产业链。
4.加强新产业新业态项目谋划。低空经济方面,高质量建设低空经济示范区,完善鄂托克前旗机场配套基础设施,提升基础服务保障能力,适度超前布局低空基础设施,完善机场及低空起降设施建设,完善低空飞行通信、导航、监视等相关配套设施网络建设,发展飞行器用高分子材料、绿色航油等低空制造业。数字经济和人工智能方面,推动人工智能赋能行业应用,积极搭建高效对接平台,面向全旗企事业单位、社会公众,广泛征集应用场景。与高校、职业院校合作,加强人才培养与引进;组建跨领域专业调研团队,全面深入分析农牧业、能源、文旅等支柱产业,挖掘产业流程中可通过人工智能优化的环节,制定切实可行的人工智能应用落地方案,确保人工智能技术有序、高效地融入各支柱产业,助力全旗经济高质量发展。
5.加强基础设施项目谋划。交通方面,进一步完善交通路网,加快鄂上铁路、西部铁路专用线建设进度,积极配合相关建设单位办理S26兰家梁至敖勒召其高速公路、S37乌海至宁东鄂托克前旗段高速公路前期手续,实施农村公路提质改造和生命安全防护工程,优化提升群众出行条件。城镇方面,推进城镇有机更新,谋划实施供热、供水、供电、供气改造升级项目。巩固提升城镇“温暖工程”、农村牧区三位一体清洁取暖工程质效,建成新热源锅炉2台,升级热站机组20台,改造供热老旧管网56公里,有效解决用户端供热效果不佳等问题,并推动集中供热向城乡结合部延伸。实施上海庙经济开发区基础设施提质行动,优化水、电、气、路、暖基础设施供给,完善园区公共管廊、污水处理、固废处置配套功能,全面提升园区承载能力和宜居宜业环境,为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产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统筹推进市政管网、儿童友好空间工程建设,探索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公用事业,全面提升生活垃圾、餐厨垃圾、建筑固废综合治理能力,健全环境管理长效机制。水利方面,推动水利工程惠民,实施大沟湾、水洞沟、兵沟和农村牧区供水保障工程,全面提升涉水管理和防汛抗旱应对能力。严格落实地下水超采区治理措施,落实休耕轮作2万亩,安装井电双控设备4000套,建立完善地下水交易平台,实现地下水超采区采补平衡,非常规水资源利用率达到90%以上,全面提升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
6.加强现代服务业项目谋划。住房方面,落实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政策措施,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和供给,新建保障性住房216套,开发东城华府、书香名苑住宅小区,实施公租房、上海庙镇天骏佳苑维修改造工程,满足群众从“有房住”到“住好房”的需求。商贸物流方面,加大培育一批餐饮、零售、商贸、家政项目,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品质化和多样化提升。建设社区无人值守24小时营业“智能便利店”,进一步丰富一刻钟便民生活圈业态。加快推动现代综合服务型物流园建成落地,培育引进一批研发设计、信息软件、检验检测、运维服务等服务业企业,提档升级商贸、文体、健康、住宿、餐饮等生活性服务业。文化旅游方面,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以红色研学、草原村排为依托,着力在文旅项目建设、新业态培育、消费增长等方面破题攻坚。提升草原村排赛事规模,建设草原村排户外主场地和智慧体育公园,申报国家级排球训练基地,完善竞技体育、全民健身基础设施,切实提升赛事承载能力。以“北疆文化建设提升行动”为契机,深入挖掘红色文化内涵,深化与延安、铜川、定边、靖边等毗邻市县区域联动成果、合作力度,推动线路互通、客源共享更有实效。围绕“畅游鄂前旗、拾味幸福地”文旅品牌,高质量运营巴彦希泊日景区,加快水洞沟景区滑雪场、马兰牧歌大草原、苏坝海子水上乐园二期建设进度,丰富大沙头景区旅游体验,开展热气球、空中游览等低空旅游项目。力争全年游客数量突破165万人次,完成文旅综合收入29亿元以上。
7.加强现代农牧业项目谋划。坚定不移走规模化、产业化、品牌化、数字化发展路子,加快推进农畜产品精深加工和智慧农牧业发展,持续提升农牧业资源利用效率,通过“统养共富”“统种共富”“飞地抱团”“龙头企业+合作社+农牧户”等模式,推动形成高端牛羊肉、精品羊绒、绿色果蔬、优质饲草料等特色产业集群。加快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深入落实“十百千万亿”工程,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行动、设施农业现代化提升工程以及果蔬种植、玉米单产提升、种业振兴、土地托管、数控大棚、智能温室、高标准草业园区、劲牛梳绒厂二期、城川为农服务中心、三段地活畜交易市场提升改造等项目,建设肉羊和绒山羊育种繁育场,持续扩大鄂托克前旗羊肉、大沟湾野生鱼等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建设推广具有鄂前旗特色的肉牛区域品牌,形成产加销一体化利益联结机制,促进农牧业高质量发展、农牧民增收致富。加大数字农牧业产业园、智慧农场、智慧牧户培育力度,打造智慧农业研究中心,建设智慧农业示范基地、产业园区和产业强镇,建立玉米、辣椒、肉羊数字化管理体系,以数字化转型提升农牧业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8.加强基本公共服务项目谋划。不断提升教育基本公共服务水平,锚定“教育强旗”目标,实施办学条件提标规范行动,统筹提升中小学、幼儿园办学条件。规划实施第一中学综合楼建设、中小学幼儿园校园安全加固、互联网+教育示范区建设、校园屋顶防水维修、暖气管道更换和内涵提升改造等项目,改善学校硬件设施和教学环境,让每一个孩子在家门口上好学。深化医联体、医共体建设,实施城川镇中心医院建设项目、昂素镇中心卫生院升级改造项目,启动基层医疗卫生设备更新工程,谋划储备旗医院病房改造及血站建设项目,开展医疗队伍能力提升三年行动,推动基层就诊率达到50%以上,旗内就诊率达到90%以上,努力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优质医疗资源。聚焦学科建设,争取建成2个市级临床重点学科,申报1个自治区级重点学科,深化公立医院改革,促进医疗资源均衡布局,稳步提升医疗服务普惠性、便捷度。实施养老育幼服务工程,推进社会福利设施及养老殡葬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加快发展老年助餐、老年健康、医养结合等服务模式,大力发展银发经济。改善提升育幼服务功能,建设“15分钟托育服务圈”,推广临时、假期托管服务,有效减轻群众托育负担。实施文化惠民提升工程,打造“15分钟文明实践服务圈”,积极筹办草原村排文化行、全民阅享季、博物馆里看前旗等活动,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质量。深入落实“就业促进行动”,建设公共实训基地,多渠道稳岗扩岗,统筹抓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牧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年内新增就业700人以上,城镇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
9.加强绿色低碳项目谋划。久久为功抓好生态修复。实施黄河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修复工程,坚决打好打赢“三北”工程、黄河“几字弯”毛乌素沙地攻坚战,实施沙化土地治理337.7万亩,风电光伏治沙装机475万千瓦,推进生态产业化发展,实现绿富同兴。深化河湖“清四乱”行动,推动河湖问题动态清零,新增水土流失综合治理3万亩。严格执行“以草定畜、草畜平衡”政策,推广良种繁育、划区轮牧饲养模式,运行国基牧草产业园区,探索推行“饲草银行”模式,实现生态修复和产业增收互利双赢。从严从细落实非法开垦“十个一”管控措施,建立长效监管机制,着力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源头治理推进污染防治。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统筹推进园区、城镇、农村牧区环境综合整治,实施好污染防治攻坚任务,推广电动重卡应用,提升重点行业减排绩效。实施敖勒召其镇水源地应急供水工程,落实落细地下水污染防治、土壤污染隐患排查、大气污染监管治理各项措施,全力抓好中央和各级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和“回头看”,做好第三轮中央环保督察迎检准备工作。节约集约腾出发展空间。加强资源节约集约循环高效利用,结合国家《绿色技术推广目录(2024年版)》,开展存量项目摸底,有序推进节能降碳改造、用能设备更新、工业尾气综合利用等循环项目建设,推动传统行业在能效、水效、二氧化碳排放等方面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积极推进园区、工厂、社区、饭店、商场、医院、景区、机关、工地、学校开展“无废细胞”建设工作,实施油污泥处置、废弃物综合利用等项目6个,提升工业固废、新型废弃物循环利用水平。
(三)全力加强示范性重大项目谋划
树牢“项目为王”鲜明导向,强化“大抓项目”“抓大项目”意识,充分发挥重大项目头雁效应、乘数效应、要素集聚和能级跃升功能,将大项目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一是加快LNG、绿色焦化、新型肥料等项目投产达效,推动鹰骏1号煤矿加快建设进度,推进深能二期、国电润阳二期、毛乌素沙地综合治理等项目尽快开工建设。二是紧密结合资源要素承载能力和优化产业布局,全力谋划研究大项目,形成新的增长极。三是充分利用大项目“以点带面”产业生态,快速形成资源集聚,带动上下游配套产业协同发展,完善基础设施、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促进土地、资金、人才等要素高效整合,加速区域能级跃升,形成大项目示范引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良性循环。
(四)加大中央资金支持谋划力度。抓住国家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契机,加大“两重”“两新”、中央预算内投资、自治区预算内投资、地方政府专项债项目谋划力度,根据各类资金支持领域,提前半年形成项目谋划清单和来年资金争取清单,提前完善前期工作,做到“项目等资金”,加大向上对接力度,力争传统优势领域扩大资金争取规模、其他领域和新支持领域取得积极进展。更好统筹化债和发展,科学安排专项债券支持重大项目建设,除“负面清单”外,全方面谋划专项债券项目,用好项目资本金政策。积极争取上级民委有关资金,支持农村牧区特色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2025年每一个领域都要做好“两重”领域的“软建设”工作,包括规划编制、政策制定和体制机制创新。
(五)大力激发民间投资活力。落实落细国家、自治区、市促进民间投资政策措施,构建良好营商环境。健全政府投资基金运行管理机制,挖掘地方政府投资潜力。推动各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放力度,常态化向民间资本推介项目,拓展民间投资空间。建立重大项目融资对接机制,组织召开政银企对接会,加大项目融资对接服务。
(六)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制定实施优化营商环境6.0版改革方案,实施政务服务大厅提质改造工程,完善“根数据库”一表通平台建设应用场景,推动政务服务更加精准、高效。深入开展“助企行动”,加强领导包联、项目领办、并联审批,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覆盖更多领域、“我为企业找订单”活动提质升级,实实在在为经营主体提供发展沃土,坦荡真诚与企业家做朋友,真心实意支持企业发展,让企业敢投敢闯、做大做强。
(七)强化资源要素保障
1.做好水资源要素保障。全面落实“节水行动”,推进农业节水增效、工业节水减排、城镇节水降损。推进水资源节约利用,加强非常规水综合高效利用。常态化开展存量黄河水指标盘活工作,积极配合推进“八七”分水方案调整、南水北调西线工程、跨盟市二期水权转让工程等,争取调增我旗用水指标。持续做好计划用水管理,不断完善水权交易体制。聚焦全旗整体发展战略和项目建设目标,完善水资源配置与保障体系,形成“两横三纵,周水济腹,三水补充,多源共济”的水资源配置格局。
2.做好土地要素保障。以规划引领、提前介入、加快审批为突破口,以盘活存量、优化结构、提升效率为发力点,全面提升要素保障能力。一是强化规划支撑。全面推进自然资源管理和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建设,按照全市“十五五”规划纲要的要求,组织开展国土空间规划修编,以及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实施评估和调整。二是坚持“项目跟着规划走、要素跟着项目走”,强化对新质生产力、优质产业、基础设施和“沙戈荒”新能源基地用地要素保障。三是实行重点项目“随报随审”,建立全旗重点项目沟通协调机制和绿色审批通道,做到提前介入、信息共享、优先审查、优先转报。
3.做好污染物总量要素保障。全面推进节能减排协同增效,依托产业结构升级,提升企业装备技术水平和治污设施水平,持续降低单位产品污染物排放。积极响应国家提标升级改造行动,有序推进焦化、65蒸吨及以上燃煤锅炉改造,充分挖掘重点行业减排潜力。依托大气污染防治专项资金,持续推进清洁取暖改造,科学划定高污染燃料禁燃区,防止散煤复燃。探索挥发性有机物治理技术路径,进一步完善现代煤化工产业无组织排放管控。按季度开展减排项目系统申报,及时补充全市主要污染物指标存量,为重大项目审批落地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4.做好合理用能保障。对单位增加值能耗达到或低于全市1.7吨标煤/万元能耗强度标杆值、有利于促进能耗强度降低的新上项目,原则上不需落实能耗指标。对无增加值或低增加值的社会民生和环保改造类项目,不需落实能耗指标。按照国家“重点控制化石能源消费”导向,鼓励新上项目高比例使用可再生能源电力落实用能指标。
(八)强化手续审批保障
发挥好重点项目集中联动审批成效,建立健全首问负责、帮办代办、告知承诺、容缺受理、并联办理、限时办结、会商交流、下沉服务等工作机制,优化审批流程,简化审批材料,压缩审批时间,提前开展技术审查等绿色服务通道,全面提升审批效率。优化项目包装模式,通过资源整合、“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模式、“产业园区+城市更新+公共服务”复合型项目等方式,设计收益共享机制,实现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有机统一。继续深化“领导包联+工作专班”机制,优化建设环境,强化全过程监管,抓实项目前期,2025年3月底前重点解决用地审批慢、文物保护审批慢的问题,力争续建项目“开春即开工”,新建项目一季度开工率超过25%。每年坚持一季度新建项目前期手续全部办结、上半年全部开工,动态办理当年新招引项目手续,多开工当年新招引项目。加大重大项目研究谋划经费保障,为重大项目前期工作有序开展提供支持。
(九)强化项目组织保障
1.抓好重大项目投资和调度分析。加强签约项目全周期调度服务,提高资金到位率。做好重大项目建设和入统衔接,实现应统尽统。定期沟通对接、共享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信息,做好项目梳理排查、核实比对和入库指导,确保全旗建设领域投资项目“开工即纳统”。加强重大项目投资风险防控,严禁“未批先建”“边批边建”,避免重复建设,确保投资精准有效。加强各类项目资金调度监测,切实加快中央投资计划执行和项目建设进度,确保项目如期释放投资力度,不断提高资金支付率,确保项目建设质量,按期竣工投产。
2.压实重大项目谋划责任。旗发改委负责统筹推动落实,各责任单位依据本方案,履行好谋划主体责任,细化工作任务,量化工作目标,责任落实到人,高质量完成本领域、本地区重大项目谋划工作。旗直各行业主管部门、前期手续审批部门、要素保障部门要密切对接上级部门,构建本系统项目谋划机制、审批服务机制、要素保障机制,定期反馈汇报。旗发改委加强调度,实行月调度、季评价,半年和年终总结,不定期召开会议,深入分析形势,及时安排部署,全面收集意见,跟进解决问题。旗政府办公室督查室强化督查,督促各镇、各部门担当作为,真抓实干,充分调动各方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扎实推动重大项目谋划行动各项任务取得实效。
3.完善重大项目信息归集共享机制。建立全旗、各行业领域项目谋划储备清单(2025—2030年),依托国家重大建设项目库、全旗重大项目实时调度系统,将所有项目纳入库中动态管理、精准调度、及时更新。强化国家重大项目库、全旗重大项目实时调度系统管理和应用,不断提高重大项目储备制度化、常态化、信息化水平。指定专人负责国家重大建设项目库定期更新工作,每月开展滚动更新、进展通报。提高项目信息共享质效,行业主管部门、手续审批部门、要素保障部门互相建立“横向联通、纵向贯通”的工作机制,每月将重大项目谋划储备清单推送至前期手续审批部门、要素保障部门,推动项目尽快落地实施。
4.强化人才支撑。创建产教融合试点,鼓励旗职业中学与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将中、高职业院校纳入人才工作基地建设,打造职业技能人才培养培育实训基地,由企业、园区整合需求联合开班,发展订单式培养和委托培训,培养产业发展需要人才。
5.加强宣传引导。常态化开展重大项目谋划行动宣传报道和舆论引导,及时报道重大项目建设成效,宣传推广经验做法,营造浓厚工作氛围。
三、实行日期
本实施方案自2025年3月27日起实行。
一、背景
根据自治区、市开展“六个行动”有关部署要求,为进一步落实重大项目谋划行动,对标对表《鄂尔多斯市重大项目谋划行动方案》确定的目标任务,结合全旗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逐项细化落实举措,起草形成《鄂托克前旗重大项目谋划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确保各项内容序时推进。
二、主要内容
《鄂尔多斯市重大项目谋划行动方案》共提出三大方面21项任务,我旗在全面承接市级方案的基础上,围绕加强传统能源与新能源互补融合、打造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宣传提升红色文化及“草原村排”文旅品牌、做好“三北”工程及生态修复、污染防治攻坚战等重点领域,提出细化任务27条。主要内容如下:
(一)全面落实重大项目谋划目标
1.紧盯战略谋项目。聚焦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三北”工程等国家战略,聚焦事关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的重大事项,聚焦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聚焦战略性发展和根本性问题,结合鄂前旗“四区建设”目标任务,适度超前谋划一批符合国家战略导向项目,全力承接好国家重大战略实施。
2.紧盯规划谋项目。围绕“十五五”规划,系统谋划一批补短板、强弱项、锻长板、利长远的重大项目,争取一批标志性、牵引性工程纳入国家、自治区、市“十五五”规划“盘子”和相关重点专项规划,实现“项目跟着规划走”。2025年全旗重大项目投资总量达到172亿元以上、带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7.6%,8月底前完成“十五五”项目谋划,争取年度计划投资较上一年度增长10%以上;“十五五”重大项目计划投资年均增长10%左右,支撑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8%以上。
3.紧盯政策谋项目。落实《国务院关于推动内蒙古高质量发展 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的意见》(国发〔2023〕16号)等政策,用好国家一系列利好政策,盯紧盯牢国家、自治区、市产业政策导向,牢牢抓住重要机遇期和窗口期,全面、精准、科学谋划项目,建立项目接续清单,形成谋划一批、储备一批、开工一批、建设一批、投产一批的梯次推进格局。
4.紧盯产业谋项目。立足资源禀赋、主导产业和要素条件,聚焦重点区域、重点产业链、重点目标企业招商引资。4月底前完成政策清单、意向企业名录更新编制,为重大项目招引做足准备。围绕能源开发、氢能综合示范、现代煤化工、高端装备制造等场景,开展产业链梳理分析,找准产业链堵点、断点,做好延链条、补缺环、促集聚“三篇文章”,挖掘新的投资增长点,积极承接引进一批高标准、高水平项目,全面提升招商质量。筹办“走进宁东”区域合作交流研讨会,携手宁东完善一体化、组团式招商模式,推动国能集团、中煤集团、阳光氢能等大型企业集团化布局、产业化发展。2025年力争完成国内(区外)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32亿元以上,“十五五”期间确保与固定资产投资同步增长。
(二)全力促进重点领域结构优化
1.加强能源项目谋划。优化提升煤炭产能,积极谋划煤炭产能储备项目,增强煤炭供给弹性,加快鹰骏1号煤矿建设进度,加速推进鹰骏2号煤矿、鹰骏3号煤矿、鹰骏5号煤矿、长城2号煤矿、巴愣煤矿前期手续办理。提升油气供给能力,加大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和增储上产建设力度,加快推动科思、天利丰LNG项目投产,推进鑫蒙南综合服务站、鄂西物流园一体化服务站前期手续办理。加快建设芒哈图—阿勒泰双回500千伏、苍劲220千伏输变电工程,优化完善电网结构。加强传统能源与新能源互补融合,加快推进“沙戈荒”大基地、防沙治沙和风电光伏一体化工程、储能工程、绿色氢氨醇产业等重点项目谋划建设;紧密对接国能、中煤集团等相关企业,推动其他一揽子项目尽快实施,积极争取六类市场化新能源指标,推动新能源优势向综合优势转变;加速办理深能二期、国电润阳二期、中电工程风光制氢一体化、国能200万吨CCUS等项目前期手续,争取尽早开工建设。(旗能源局、工信局,上海庙经济开发区、供电公司、正腾公司)
2.加强制造业项目谋划。坚持风光氢储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全产业链发展,打造上海庙经济开发区绿电直供示范园区。开展存量负荷绿电替代示范,推动润阳工业硅项目5月份投产、多晶硅项目7月份投产;积极发展高端合金新材料产业,推进新材料综合利用、煤矸石综合利用、电池导电、化肥制造等项目实施。聚焦风电装备、光伏装备、新型储能、氢能装备等关键环节,引进实施一批延链补链项目,打造“风光氢储”产业集群。
3.加强现代煤化工项目谋划。延伸焦化下游产业链,实施600万吨绿色焦化全产业链项目,建成恒坤焦化及下游一体化项目,释放恒坤130万吨化工项目等存量项目新能源消纳潜力,高质量建设现代煤化工产业示范区,推动现代煤化工产业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打造煤基全产业链。
4.加强新产业新业态项目谋划。低空经济方面,高质量建设低空经济示范区,完善鄂托克前旗机场配套基础设施,提升基础服务保障能力,适度超前布局低空基础设施,完善机场及低空起降设施建设,完善低空飞行通信、导航、监视等相关配套设施网络建设,发展飞行器用高分子材料、绿色航油等低空制造业。数字经济和人工智能方面,推动人工智能赋能行业应用,积极搭建高效对接平台,面向全旗企事业单位、社会公众,广泛征集应用场景。与高校、职业院校合作,加强人才培养与引进;组建跨领域专业调研团队,全面深入分析农牧业、能源、文旅等支柱产业,挖掘产业流程中可通过人工智能优化的环节,制定切实可行的人工智能应用落地方案,确保人工智能技术有序、高效地融入各支柱产业,助力全旗经济高质量发展。
5.加强基础设施项目谋划。交通方面,进一步完善交通路网,加快鄂上铁路、西部铁路专用线建设进度,积极配合相关建设单位办理S26兰家梁至敖勒召其高速公路、S37乌海至宁东鄂托克前旗段高速公路前期手续,实施农村公路提质改造和生命安全防护工程,优化提升群众出行条件。城镇方面,推进城镇有机更新,谋划实施供热、供水、供电、供气改造升级项目。巩固提升城镇“温暖工程”、农村牧区三位一体清洁取暖工程质效,建成新热源锅炉2台,升级热站机组20台,改造供热老旧管网56公里,有效解决用户端供热效果不佳等问题,并推动集中供热向城乡结合部延伸。实施上海庙经济开发区基础设施提质行动,优化水、电、气、路、暖基础设施供给,完善园区公共管廊、污水处理、固废处置配套功能,全面提升园区承载能力和宜居宜业环境,为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产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统筹推进市政管网、儿童友好空间工程建设,探索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公用事业,全面提升生活垃圾、餐厨垃圾、建筑固废综合治理能力,健全环境管理长效机制。水利方面,推动水利工程惠民,实施大沟湾、水洞沟、兵沟和农村牧区供水保障工程,全面提升涉水管理和防汛抗旱应对能力。严格落实地下水超采区治理措施,落实休耕轮作2万亩,安装井电双控设备4000套,建立完善地下水交易平台,实现地下水超采区采补平衡,非常规水资源利用率达到90%以上,全面提升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
6.加强现代服务业项目谋划。住房方面,落实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政策措施,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和供给,新建保障性住房216套,开发东城华府、书香名苑住宅小区,实施公租房、上海庙镇天骏佳苑维修改造工程,满足群众从“有房住”到“住好房”的需求。商贸物流方面,加大培育一批餐饮、零售、商贸、家政项目,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品质化和多样化提升。建设社区无人值守24小时营业“智能便利店”,进一步丰富一刻钟便民生活圈业态。加快推动现代综合服务型物流园建成落地,培育引进一批研发设计、信息软件、检验检测、运维服务等服务业企业,提档升级商贸、文体、健康、住宿、餐饮等生活性服务业。文化旅游方面,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以红色研学、草原村排为依托,着力在文旅项目建设、新业态培育、消费增长等方面破题攻坚。提升草原村排赛事规模,建设草原村排户外主场地和智慧体育公园,申报国家级排球训练基地,完善竞技体育、全民健身基础设施,切实提升赛事承载能力。以“北疆文化建设提升行动”为契机,深入挖掘红色文化内涵,深化与延安、铜川、定边、靖边等毗邻市县区域联动成果、合作力度,推动线路互通、客源共享更有实效。围绕“畅游鄂前旗、拾味幸福地”文旅品牌,高质量运营巴彦希泊日景区,加快水洞沟景区滑雪场、马兰牧歌大草原、苏坝海子水上乐园二期建设进度,丰富大沙头景区旅游体验,开展热气球、空中游览等低空旅游项目。力争全年游客数量突破165万人次,完成文旅综合收入29亿元以上。
7.加强现代农牧业项目谋划。坚定不移走规模化、产业化、品牌化、数字化发展路子,加快推进农畜产品精深加工和智慧农牧业发展,持续提升农牧业资源利用效率,通过“统养共富”“统种共富”“飞地抱团”“龙头企业+合作社+农牧户”等模式,推动形成高端牛羊肉、精品羊绒、绿色果蔬、优质饲草料等特色产业集群。加快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深入落实“十百千万亿”工程,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行动、设施农业现代化提升工程以及果蔬种植、玉米单产提升、种业振兴、土地托管、数控大棚、智能温室、高标准草业园区、劲牛梳绒厂二期、城川为农服务中心、三段地活畜交易市场提升改造等项目,建设肉羊和绒山羊育种繁育场,持续扩大鄂托克前旗羊肉、大沟湾野生鱼等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建设推广具有鄂前旗特色的肉牛区域品牌,形成产加销一体化利益联结机制,促进农牧业高质量发展、农牧民增收致富。加大数字农牧业产业园、智慧农场、智慧牧户培育力度,打造智慧农业研究中心,建设智慧农业示范基地、产业园区和产业强镇,建立玉米、辣椒、肉羊数字化管理体系,以数字化转型提升农牧业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8.加强基本公共服务项目谋划。不断提升教育基本公共服务水平,锚定“教育强旗”目标,实施办学条件提标规范行动,统筹提升中小学、幼儿园办学条件。规划实施第一中学综合楼建设、中小学幼儿园校园安全加固、互联网+教育示范区建设、校园屋顶防水维修、暖气管道更换和内涵提升改造等项目,改善学校硬件设施和教学环境,让每一个孩子在家门口上好学。深化医联体、医共体建设,实施城川镇中心医院建设项目、昂素镇中心卫生院升级改造项目,启动基层医疗卫生设备更新工程,谋划储备旗医院病房改造及血站建设项目,开展医疗队伍能力提升三年行动,推动基层就诊率达到50%以上,旗内就诊率达到90%以上,努力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优质医疗资源。聚焦学科建设,争取建成2个市级临床重点学科,申报1个自治区级重点学科,深化公立医院改革,促进医疗资源均衡布局,稳步提升医疗服务普惠性、便捷度。实施养老育幼服务工程,推进社会福利设施及养老殡葬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加快发展老年助餐、老年健康、医养结合等服务模式,大力发展银发经济。改善提升育幼服务功能,建设“15分钟托育服务圈”,推广临时、假期托管服务,有效减轻群众托育负担。实施文化惠民提升工程,打造“15分钟文明实践服务圈”,积极筹办草原村排文化行、全民阅享季、博物馆里看前旗等活动,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质量。深入落实“就业促进行动”,建设公共实训基地,多渠道稳岗扩岗,统筹抓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牧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年内新增就业700人以上,城镇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
9.加强绿色低碳项目谋划。久久为功抓好生态修复。实施黄河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修复工程,坚决打好打赢“三北”工程、黄河“几字弯”毛乌素沙地攻坚战,实施沙化土地治理337.7万亩,风电光伏治沙装机475万千瓦,推进生态产业化发展,实现绿富同兴。深化河湖“清四乱”行动,推动河湖问题动态清零,新增水土流失综合治理3万亩。严格执行“以草定畜、草畜平衡”政策,推广良种繁育、划区轮牧饲养模式,运行国基牧草产业园区,探索推行“饲草银行”模式,实现生态修复和产业增收互利双赢。从严从细落实非法开垦“十个一”管控措施,建立长效监管机制,着力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源头治理推进污染防治。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统筹推进园区、城镇、农村牧区环境综合整治,实施好污染防治攻坚任务,推广电动重卡应用,提升重点行业减排绩效。实施敖勒召其镇水源地应急供水工程,落实落细地下水污染防治、土壤污染隐患排查、大气污染监管治理各项措施,全力抓好中央和各级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和“回头看”,做好第三轮中央环保督察迎检准备工作。节约集约腾出发展空间。加强资源节约集约循环高效利用,结合国家《绿色技术推广目录(2024年版)》,开展存量项目摸底,有序推进节能降碳改造、用能设备更新、工业尾气综合利用等循环项目建设,推动传统行业在能效、水效、二氧化碳排放等方面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积极推进园区、工厂、社区、饭店、商场、医院、景区、机关、工地、学校开展“无废细胞”建设工作,实施油污泥处置、废弃物综合利用等项目6个,提升工业固废、新型废弃物循环利用水平。
(三)全力加强示范性重大项目谋划
树牢“项目为王”鲜明导向,强化“大抓项目”“抓大项目”意识,充分发挥重大项目头雁效应、乘数效应、要素集聚和能级跃升功能,将大项目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一是加快LNG、绿色焦化、新型肥料等项目投产达效,推动鹰骏1号煤矿加快建设进度,推进深能二期、国电润阳二期、毛乌素沙地综合治理等项目尽快开工建设。二是紧密结合资源要素承载能力和优化产业布局,全力谋划研究大项目,形成新的增长极。三是充分利用大项目“以点带面”产业生态,快速形成资源集聚,带动上下游配套产业协同发展,完善基础设施、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促进土地、资金、人才等要素高效整合,加速区域能级跃升,形成大项目示范引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良性循环。
(四)加大中央资金支持谋划力度。抓住国家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契机,加大“两重”“两新”、中央预算内投资、自治区预算内投资、地方政府专项债项目谋划力度,根据各类资金支持领域,提前半年形成项目谋划清单和来年资金争取清单,提前完善前期工作,做到“项目等资金”,加大向上对接力度,力争传统优势领域扩大资金争取规模、其他领域和新支持领域取得积极进展。更好统筹化债和发展,科学安排专项债券支持重大项目建设,除“负面清单”外,全方面谋划专项债券项目,用好项目资本金政策。积极争取上级民委有关资金,支持农村牧区特色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2025年每一个领域都要做好“两重”领域的“软建设”工作,包括规划编制、政策制定和体制机制创新。
(五)大力激发民间投资活力。落实落细国家、自治区、市促进民间投资政策措施,构建良好营商环境。健全政府投资基金运行管理机制,挖掘地方政府投资潜力。推动各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放力度,常态化向民间资本推介项目,拓展民间投资空间。建立重大项目融资对接机制,组织召开政银企对接会,加大项目融资对接服务。
(六)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制定实施优化营商环境6.0版改革方案,实施政务服务大厅提质改造工程,完善“根数据库”一表通平台建设应用场景,推动政务服务更加精准、高效。深入开展“助企行动”,加强领导包联、项目领办、并联审批,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覆盖更多领域、“我为企业找订单”活动提质升级,实实在在为经营主体提供发展沃土,坦荡真诚与企业家做朋友,真心实意支持企业发展,让企业敢投敢闯、做大做强。
(七)强化资源要素保障
1.做好水资源要素保障。全面落实“节水行动”,推进农业节水增效、工业节水减排、城镇节水降损。推进水资源节约利用,加强非常规水综合高效利用。常态化开展存量黄河水指标盘活工作,积极配合推进“八七”分水方案调整、南水北调西线工程、跨盟市二期水权转让工程等,争取调增我旗用水指标。持续做好计划用水管理,不断完善水权交易体制。聚焦全旗整体发展战略和项目建设目标,完善水资源配置与保障体系,形成“两横三纵,周水济腹,三水补充,多源共济”的水资源配置格局。
2.做好土地要素保障。以规划引领、提前介入、加快审批为突破口,以盘活存量、优化结构、提升效率为发力点,全面提升要素保障能力。一是强化规划支撑。全面推进自然资源管理和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建设,按照全市“十五五”规划纲要的要求,组织开展国土空间规划修编,以及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实施评估和调整。二是坚持“项目跟着规划走、要素跟着项目走”,强化对新质生产力、优质产业、基础设施和“沙戈荒”新能源基地用地要素保障。三是实行重点项目“随报随审”,建立全旗重点项目沟通协调机制和绿色审批通道,做到提前介入、信息共享、优先审查、优先转报。
3.做好污染物总量要素保障。全面推进节能减排协同增效,依托产业结构升级,提升企业装备技术水平和治污设施水平,持续降低单位产品污染物排放。积极响应国家提标升级改造行动,有序推进焦化、65蒸吨及以上燃煤锅炉改造,充分挖掘重点行业减排潜力。依托大气污染防治专项资金,持续推进清洁取暖改造,科学划定高污染燃料禁燃区,防止散煤复燃。探索挥发性有机物治理技术路径,进一步完善现代煤化工产业无组织排放管控。按季度开展减排项目系统申报,及时补充全市主要污染物指标存量,为重大项目审批落地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4.做好合理用能保障。对单位增加值能耗达到或低于全市1.7吨标煤/万元能耗强度标杆值、有利于促进能耗强度降低的新上项目,原则上不需落实能耗指标。对无增加值或低增加值的社会民生和环保改造类项目,不需落实能耗指标。按照国家“重点控制化石能源消费”导向,鼓励新上项目高比例使用可再生能源电力落实用能指标。
(八)强化手续审批保障
发挥好重点项目集中联动审批成效,建立健全首问负责、帮办代办、告知承诺、容缺受理、并联办理、限时办结、会商交流、下沉服务等工作机制,优化审批流程,简化审批材料,压缩审批时间,提前开展技术审查等绿色服务通道,全面提升审批效率。优化项目包装模式,通过资源整合、“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模式、“产业园区+城市更新+公共服务”复合型项目等方式,设计收益共享机制,实现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有机统一。继续深化“领导包联+工作专班”机制,优化建设环境,强化全过程监管,抓实项目前期,2025年3月底前重点解决用地审批慢、文物保护审批慢的问题,力争续建项目“开春即开工”,新建项目一季度开工率超过25%。每年坚持一季度新建项目前期手续全部办结、上半年全部开工,动态办理当年新招引项目手续,多开工当年新招引项目。加大重大项目研究谋划经费保障,为重大项目前期工作有序开展提供支持。
(九)强化项目组织保障
1.抓好重大项目投资和调度分析。加强签约项目全周期调度服务,提高资金到位率。做好重大项目建设和入统衔接,实现应统尽统。定期沟通对接、共享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信息,做好项目梳理排查、核实比对和入库指导,确保全旗建设领域投资项目“开工即纳统”。加强重大项目投资风险防控,严禁“未批先建”“边批边建”,避免重复建设,确保投资精准有效。加强各类项目资金调度监测,切实加快中央投资计划执行和项目建设进度,确保项目如期释放投资力度,不断提高资金支付率,确保项目建设质量,按期竣工投产。
2.压实重大项目谋划责任。旗发改委负责统筹推动落实,各责任单位依据本方案,履行好谋划主体责任,细化工作任务,量化工作目标,责任落实到人,高质量完成本领域、本地区重大项目谋划工作。旗直各行业主管部门、前期手续审批部门、要素保障部门要密切对接上级部门,构建本系统项目谋划机制、审批服务机制、要素保障机制,定期反馈汇报。旗发改委加强调度,实行月调度、季评价,半年和年终总结,不定期召开会议,深入分析形势,及时安排部署,全面收集意见,跟进解决问题。旗政府办公室督查室强化督查,督促各镇、各部门担当作为,真抓实干,充分调动各方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扎实推动重大项目谋划行动各项任务取得实效。
3.完善重大项目信息归集共享机制。建立全旗、各行业领域项目谋划储备清单(2025—2030年),依托国家重大建设项目库、全旗重大项目实时调度系统,将所有项目纳入库中动态管理、精准调度、及时更新。强化国家重大项目库、全旗重大项目实时调度系统管理和应用,不断提高重大项目储备制度化、常态化、信息化水平。指定专人负责国家重大建设项目库定期更新工作,每月开展滚动更新、进展通报。提高项目信息共享质效,行业主管部门、手续审批部门、要素保障部门互相建立“横向联通、纵向贯通”的工作机制,每月将重大项目谋划储备清单推送至前期手续审批部门、要素保障部门,推动项目尽快落地实施。
4.强化人才支撑。创建产教融合试点,鼓励旗职业中学与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将中、高职业院校纳入人才工作基地建设,打造职业技能人才培养培育实训基地,由企业、园区整合需求联合开班,发展订单式培养和委托培训,培养产业发展需要人才。
5.加强宣传引导。常态化开展重大项目谋划行动宣传报道和舆论引导,及时报道重大项目建设成效,宣传推广经验做法,营造浓厚工作氛围。
三、实行日期
本实施方案自2025年3月27日起实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