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川社区成立于2009年3月,辖区面积10平方公里,居民387户857人。今年以来,城川社区深入贯彻落实深化城市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要求,着力提升党建质量、服务水平和治理能力,团结带领广大党员和群众,积极投身幸福社区建设,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
党建引领“建新家”,着力提升居民归属“心”
严格按照“六有”标准,遵循“交通便利、方便居民、安全节约、场所共享”和“办公空间最小化、服务功能最大化”原则,综合利用社区公共服务场所,社区设有监委室、两委室、会议室、便民服务大厅、棋牌室、活动室、理疗室、调解室、儿童之家、草原书屋等多个特色功能服务室,让党员群众学习有阵地、议事有去处、活动有场所。社区党支部积极探索“党建引领+志愿服务+社会治理”的社区志愿服务模式,定期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全民参与,共建共享”等主题活动,清理辖区卫生死角23处、垃圾300余方,修补破损地坪20平方,清理小广告、“牛皮癣”15余处,进一步建设好社区环境,使辖区环境面貌焕然一新。
红色物业“管好家”,大力提升居民认同“心”
社区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环境卫生、公共安全隐患等问题,组建以社区工作人员、热心群众、志愿者等组成的“红心、暖心、贴心”服务团队,进一步解决平房区无人管、不愿管的难题,让群众也能享受贴心的准物业服务。联合社工站,以开展“春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为契机,通过举办义诊、义剪等多种主题活动,让居民走出家门、见面交流,增强邻里意识,以和谐的邻里关系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质量和水平,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营造人与人之间互相尊重、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和睦友好的社会风尚。
志愿服务“惠大家”,全面提升居民安全“心”
构建“联合党委”工作机制,联合城川信用社、完全小学、幼儿园、人民法院、司法所、交警中队、卫生院、国土所、供电所9家驻地单位和城川嘎查,由共建单位党组织负责人担任第一书记,明确联合党委工作职责,建立了协调议事、双向沟通等工作制度,每季度至少召开一次会议,通报承诺服务事项进展情况,增强“联合党委”统揽全局和协调各方的能力。社区党支部吹响“集结哨”,把社区工作人员、在职党员、老党员、志愿者等充实到网格队伍中,织密社区治理网,联合公安部门进行联防联控,在社区治理中充分发挥作用,构建全民参与的社会治理新局面。
城川社区成立于2009年3月,辖区面积10平方公里,居民387户857人。今年以来,城川社区深入贯彻落实深化城市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要求,着力提升党建质量、服务水平和治理能力,团结带领广大党员和群众,积极投身幸福社区建设,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
党建引领“建新家”,着力提升居民归属“心”
严格按照“六有”标准,遵循“交通便利、方便居民、安全节约、场所共享”和“办公空间最小化、服务功能最大化”原则,综合利用社区公共服务场所,社区设有监委室、两委室、会议室、便民服务大厅、棋牌室、活动室、理疗室、调解室、儿童之家、草原书屋等多个特色功能服务室,让党员群众学习有阵地、议事有去处、活动有场所。社区党支部积极探索“党建引领+志愿服务+社会治理”的社区志愿服务模式,定期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全民参与,共建共享”等主题活动,清理辖区卫生死角23处、垃圾300余方,修补破损地坪20平方,清理小广告、“牛皮癣”15余处,进一步建设好社区环境,使辖区环境面貌焕然一新。
红色物业“管好家”,大力提升居民认同“心”
社区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环境卫生、公共安全隐患等问题,组建以社区工作人员、热心群众、志愿者等组成的“红心、暖心、贴心”服务团队,进一步解决平房区无人管、不愿管的难题,让群众也能享受贴心的准物业服务。联合社工站,以开展“春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为契机,通过举办义诊、义剪等多种主题活动,让居民走出家门、见面交流,增强邻里意识,以和谐的邻里关系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质量和水平,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营造人与人之间互相尊重、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和睦友好的社会风尚。
志愿服务“惠大家”,全面提升居民安全“心”
构建“联合党委”工作机制,联合城川信用社、完全小学、幼儿园、人民法院、司法所、交警中队、卫生院、国土所、供电所9家驻地单位和城川嘎查,由共建单位党组织负责人担任第一书记,明确联合党委工作职责,建立了协调议事、双向沟通等工作制度,每季度至少召开一次会议,通报承诺服务事项进展情况,增强“联合党委”统揽全局和协调各方的能力。社区党支部吹响“集结哨”,把社区工作人员、在职党员、老党员、志愿者等充实到网格队伍中,织密社区治理网,联合公安部门进行联防联控,在社区治理中充分发挥作用,构建全民参与的社会治理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