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托克前旗城川镇以“三治三力三服务”推动基层治理现代化
来源:城川镇
发布时间:2025-03-17 16:30
字号:
打印

  在全面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征程中,鄂托克前旗城川镇以党建为引领,深度践行“三治三力三服务”理念,积极探索基层治理的创新路径,一幅基层治理现代化的生动画卷正徐徐展开,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

  筑牢“三治根基”,构建基层治理稳固架构

  城川镇以党建为核心驱动力,精心搭建“自治强基、法治保障、德治润心”的基层治理体系,全方位激发基层治理的内生动力,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局面。

  自治强基,充分释放群众主体活力。城川镇积极推行“议事会”机制,让农牧民成为基层事务的“决策者”与“参与者”。在村规民约制定、环境整治、矛盾调解等关键事务中,农牧民们通过民主议事,凝聚智慧与力量。2024年以来,借助这一机制成功解决60余项民生问题,切实满足了群众的多元需求。同时,创新实施“积分制管理”,将农牧民参与基层治理、志愿服务等行为转化为可量化的积分,积分可兑换生活物资,有效激发了群众参与自治的热情,形成了人人参与、人人尽责的良好氛围。

  法治保障,为基层治理提供坚实制度支撑。依托党群服务中心以及嘎查村社区阵地,城川镇打造了独具特色的“法治长廊”,联合司法所开展大规模普法宣传活动,截至目前,累计开展宣传活动达30余场,覆盖群众5000人次。通过生动的案例讲解、法律知识普及,增强了群众的法治意识。在此基础上,建立“党员 + 网格员 + 法律顾问”联调机制,形成了快速响应、高效调解的矛盾纠纷处理模式,成功化解土地纠纷、邻里矛盾等案件156起,真正实现了“小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维护了基层社会的和谐稳定。

  德治润心,厚植基层文明底蕴。城川镇深入挖掘本地红色文化资源,精心打造“红色城川”品牌,利用微信视频号“红色故事云宣讲”,结合各类教育活动、党日活动,让革命精神在基层传承弘扬,成为凝聚人心的强大精神力量。同时,积极开展“最美庭院”“十星级文明户”评选活动,以身边的榜样力量,引导群众见贤思齐,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为基层治理注入了温暖的人文关怀。

  打造“三支劲旅”,锻造基层治理精锐力量

  城川镇深刻认识到人才队伍在基层治理中的关键作用,通过精心培育,打造出“头雁领航、骨干担当、先锋示范”的高素质基层治理队伍,为基层治理提供了坚实的人力保障。

  头雁领航,建强书记队伍。实施“头雁培育计划”,从致富能手、返乡大学生中选拔优秀人才进入嘎查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后备库,为基层治理注入新鲜血液。同时,开展针对性强、实用性高的专题培训,内容涵盖乡村振兴战略、基层治理方法、产业发展规划等多个领域,全面提升“领头雁”的综合素质和带富能力。积极参加推行党组织书记“擂台比武”活动,通过实地观摩、述职评议等环节,促使书记们相互学习、相互竞争,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激发基层治理的创新活力。

  骨干担当,优化两委队伍。城川镇选优配强嘎查村社区“两委”成员,注重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为基层治理带来新思维、新方法。各嘎查村社区“两委”成员积极发挥引领作用,领办集体经济项目多40余个,涉及特色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等多个领域,直接带动全镇就业200余人,有效促进了村集体经济发展和农牧民增收。

  先锋示范,激活党员队伍。设立党员示范岗、责任区,引导党员在基层治理中亮明身份、主动作为。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2024年以来,党员累计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230件,从辣椒产业技术帮扶到孤寡老人关爱服务,从基础设施建设到文化教育支持,党员们用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推行党员“承诺践诺”制度,党员公开承诺事项300余项,完成率达98%,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和支持,树立了党员的良好形象。

  提升“三类服务”,彰显基层治理为民初心

  城川镇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不断优化“民生服务、产业服务、志愿服务”,让基层治理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切实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民生服务解民忧。大力实施“为民办事见行动”工程,聚焦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2024年完成多项涉及道路硬化、饮水安全、电力改造等民生实事项目,惠及农牧民1.2 万人次,切实改善了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同时,积极打造“15 分钟便民服务圈”,整合各类服务资源,推行“一站式”代办服务,累计办理医保缴费、证件申领、民政救助等事项2300余件,实现了让群众“少跑腿、好办事”,极大地方便了群众生活。

  产业服务促民富。深化“党支部 + 合作社 + 农户”发展模式,充分发挥党支部的引领作用、合作社的组织优势和农牧户的主体作用,大力发展辣椒、肉牛等特色产业。通过统一技术指导、统一品牌营销、统一市场对接,培育示范合作社15家,形成了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格局,带动户均增收8000元。为提升农牧民的产业技能,开展线上找下“农技培训下乡”活动,邀请专家学者、技术能手深入基层,组织农牧民学习电商营销、科学养殖、农产品加工等实用技术,累计培训 1200人次,新增就业岗位30个,为产业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

  志愿服务暖民心。组建“红马甲”志愿服务队,针对孤寡老人、留守儿童、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特色志愿服务活动,截至目前,累计开展活动140场,服务群众5000余人次,为特殊群体送去了温暖和关怀。积极实施“为老服务餐厅”项目,为辖区老年人提供贴心服务,不仅解决老年人的用餐难题,还为他们搭建了社交平台,在城川镇营造出尊老敬老爱老的浓厚氛围。

  下一步,城川镇将持续深化党建引领,不断完善“三治三力三服务”基层治理模式,以更加坚定的步伐、更加创新的举措,推动基层治理从“被动应对”向“主动破题”转变,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贡献城川智慧和力量。(撰稿:沈千

相关附件下载
转载声明:转载请注明出处并做回链
鄂托克前旗城川镇以“三治三力三服务”推动基层治理现代化
来源:城川镇
发布时间:2025-03-17 16:30

  在全面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征程中,鄂托克前旗城川镇以党建为引领,深度践行“三治三力三服务”理念,积极探索基层治理的创新路径,一幅基层治理现代化的生动画卷正徐徐展开,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

  筑牢“三治根基”,构建基层治理稳固架构

  城川镇以党建为核心驱动力,精心搭建“自治强基、法治保障、德治润心”的基层治理体系,全方位激发基层治理的内生动力,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局面。

  自治强基,充分释放群众主体活力。城川镇积极推行“议事会”机制,让农牧民成为基层事务的“决策者”与“参与者”。在村规民约制定、环境整治、矛盾调解等关键事务中,农牧民们通过民主议事,凝聚智慧与力量。2024年以来,借助这一机制成功解决60余项民生问题,切实满足了群众的多元需求。同时,创新实施“积分制管理”,将农牧民参与基层治理、志愿服务等行为转化为可量化的积分,积分可兑换生活物资,有效激发了群众参与自治的热情,形成了人人参与、人人尽责的良好氛围。

  法治保障,为基层治理提供坚实制度支撑。依托党群服务中心以及嘎查村社区阵地,城川镇打造了独具特色的“法治长廊”,联合司法所开展大规模普法宣传活动,截至目前,累计开展宣传活动达30余场,覆盖群众5000人次。通过生动的案例讲解、法律知识普及,增强了群众的法治意识。在此基础上,建立“党员 + 网格员 + 法律顾问”联调机制,形成了快速响应、高效调解的矛盾纠纷处理模式,成功化解土地纠纷、邻里矛盾等案件156起,真正实现了“小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维护了基层社会的和谐稳定。

  德治润心,厚植基层文明底蕴。城川镇深入挖掘本地红色文化资源,精心打造“红色城川”品牌,利用微信视频号“红色故事云宣讲”,结合各类教育活动、党日活动,让革命精神在基层传承弘扬,成为凝聚人心的强大精神力量。同时,积极开展“最美庭院”“十星级文明户”评选活动,以身边的榜样力量,引导群众见贤思齐,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为基层治理注入了温暖的人文关怀。

  打造“三支劲旅”,锻造基层治理精锐力量

  城川镇深刻认识到人才队伍在基层治理中的关键作用,通过精心培育,打造出“头雁领航、骨干担当、先锋示范”的高素质基层治理队伍,为基层治理提供了坚实的人力保障。

  头雁领航,建强书记队伍。实施“头雁培育计划”,从致富能手、返乡大学生中选拔优秀人才进入嘎查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后备库,为基层治理注入新鲜血液。同时,开展针对性强、实用性高的专题培训,内容涵盖乡村振兴战略、基层治理方法、产业发展规划等多个领域,全面提升“领头雁”的综合素质和带富能力。积极参加推行党组织书记“擂台比武”活动,通过实地观摩、述职评议等环节,促使书记们相互学习、相互竞争,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激发基层治理的创新活力。

  骨干担当,优化两委队伍。城川镇选优配强嘎查村社区“两委”成员,注重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为基层治理带来新思维、新方法。各嘎查村社区“两委”成员积极发挥引领作用,领办集体经济项目多40余个,涉及特色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等多个领域,直接带动全镇就业200余人,有效促进了村集体经济发展和农牧民增收。

  先锋示范,激活党员队伍。设立党员示范岗、责任区,引导党员在基层治理中亮明身份、主动作为。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2024年以来,党员累计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230件,从辣椒产业技术帮扶到孤寡老人关爱服务,从基础设施建设到文化教育支持,党员们用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推行党员“承诺践诺”制度,党员公开承诺事项300余项,完成率达98%,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和支持,树立了党员的良好形象。

  提升“三类服务”,彰显基层治理为民初心

  城川镇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不断优化“民生服务、产业服务、志愿服务”,让基层治理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切实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民生服务解民忧。大力实施“为民办事见行动”工程,聚焦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2024年完成多项涉及道路硬化、饮水安全、电力改造等民生实事项目,惠及农牧民1.2 万人次,切实改善了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同时,积极打造“15 分钟便民服务圈”,整合各类服务资源,推行“一站式”代办服务,累计办理医保缴费、证件申领、民政救助等事项2300余件,实现了让群众“少跑腿、好办事”,极大地方便了群众生活。

  产业服务促民富。深化“党支部 + 合作社 + 农户”发展模式,充分发挥党支部的引领作用、合作社的组织优势和农牧户的主体作用,大力发展辣椒、肉牛等特色产业。通过统一技术指导、统一品牌营销、统一市场对接,培育示范合作社15家,形成了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格局,带动户均增收8000元。为提升农牧民的产业技能,开展线上找下“农技培训下乡”活动,邀请专家学者、技术能手深入基层,组织农牧民学习电商营销、科学养殖、农产品加工等实用技术,累计培训 1200人次,新增就业岗位30个,为产业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

  志愿服务暖民心。组建“红马甲”志愿服务队,针对孤寡老人、留守儿童、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特色志愿服务活动,截至目前,累计开展活动140场,服务群众5000余人次,为特殊群体送去了温暖和关怀。积极实施“为老服务餐厅”项目,为辖区老年人提供贴心服务,不仅解决老年人的用餐难题,还为他们搭建了社交平台,在城川镇营造出尊老敬老爱老的浓厚氛围。

  下一步,城川镇将持续深化党建引领,不断完善“三治三力三服务”基层治理模式,以更加坚定的步伐、更加创新的举措,推动基层治理从“被动应对”向“主动破题”转变,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贡献城川智慧和力量。(撰稿:沈千

相关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