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鄂托克前旗城川镇大场子村的生猪育肥养殖场,一辆辆运输车满载着生猪仔驶入新建的现代化养殖场。工人们有序地将一头头活力十足的小猪送入恒温猪舍,技术人员同步为猪仔接种疫苗、登记耳标,首批2100头生猪仔正式入住“新家”。
万头产能助力乡村振兴。“项目总投资是1420万元,项目一期建成2座育肥场,这两天刚完成首批补栏,预计年底可出栏生猪5000头。”养殖场负责人杨兴飞介绍。
据了解,该养殖场全部设计方案采用内蒙古正大集团猪事业线的建设技术标准、理论标准、推广标准来建设,猪场采用全封闭智能化管理,配备自动控温、粪污处理系统,猪舍环境数据实时上传至云端。2025年二期投产后,年均利润可达120万元,出栏量将突破1万头,将成为蒙陕宁交界区域重要生猪供应基地。
绿色养殖守护草原生态。为平衡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猪场推行“养殖+有机肥”循环模式,安装了自动化的送料系统、供水系统、粪污处理系统等硬件,采取“微生物除臭+干清粪+污水发酵循环用水”方式,无害化处理猪粪,并与周边农牧户合作,利用“生态肥”保障农作物的生长和发育,形成“猪+粪+果蔬”种养循环发展体系,实现粪污资源化循环利用。“每年可生产‘有机肥’3000吨,提供给周边种植户,猪场产生的粪污经固液分离机处理后干湿分离,干粪可以做有机肥,液体经发酵处理后直接还田,改善我们村高效农田土壤,减少化肥使用率,实现绿色有机农产品的产值。”大场子村党支部书记石锦平指着猪棚说道,目前,猪场已与周边多家种植大户签订粪肥消纳协议,形成种养结合闭环。
党建引领产业富民。近年来,城川镇立足农牧业资源优势,创新“村党支部+企业+农牧民”集体运营的模式,通过“统种共富”“统养共富”发展,以“生猪产业全链条发展示范点”为目标,加快建设集育种、扩繁、育肥、屠宰、精深加工、仓储物流和社会化服务等一体的生猪产业集群,实现生猪养殖规范化和粪污“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据城川镇政府副镇长贾志伟介绍,依托城川镇生猪育肥养殖场的正式运营投产,将逐步形成产业聚集、生产高效、产品安全、链条完整、保供有力、增收显著的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体系,实现产业发展、市场保供、农民增收、企业增效多方共赢的产业可持续发展新格局,让更多群众端稳‘肉盘子’、致富饭碗。
随着首批生猪茁壮成长,这个草原深处的现代化养殖场正焕发勃勃生机。栏舍内此起彼伏的哼鸣声,奏响着生态保护与产业振兴的和谐乐章。下一步,城川镇将持续扩大养殖规模,延伸产业链,形成带动能力强、综合效益好、规模较好、助农增收强的生产经营群体,打响生猪养殖品牌效应,更好地提高群众的经济收入,让乡村振兴之路越走越宽。(撰稿:沈千)
近日,在鄂托克前旗城川镇大场子村的生猪育肥养殖场,一辆辆运输车满载着生猪仔驶入新建的现代化养殖场。工人们有序地将一头头活力十足的小猪送入恒温猪舍,技术人员同步为猪仔接种疫苗、登记耳标,首批2100头生猪仔正式入住“新家”。
万头产能助力乡村振兴。“项目总投资是1420万元,项目一期建成2座育肥场,这两天刚完成首批补栏,预计年底可出栏生猪5000头。”养殖场负责人杨兴飞介绍。
据了解,该养殖场全部设计方案采用内蒙古正大集团猪事业线的建设技术标准、理论标准、推广标准来建设,猪场采用全封闭智能化管理,配备自动控温、粪污处理系统,猪舍环境数据实时上传至云端。2025年二期投产后,年均利润可达120万元,出栏量将突破1万头,将成为蒙陕宁交界区域重要生猪供应基地。
绿色养殖守护草原生态。为平衡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猪场推行“养殖+有机肥”循环模式,安装了自动化的送料系统、供水系统、粪污处理系统等硬件,采取“微生物除臭+干清粪+污水发酵循环用水”方式,无害化处理猪粪,并与周边农牧户合作,利用“生态肥”保障农作物的生长和发育,形成“猪+粪+果蔬”种养循环发展体系,实现粪污资源化循环利用。“每年可生产‘有机肥’3000吨,提供给周边种植户,猪场产生的粪污经固液分离机处理后干湿分离,干粪可以做有机肥,液体经发酵处理后直接还田,改善我们村高效农田土壤,减少化肥使用率,实现绿色有机农产品的产值。”大场子村党支部书记石锦平指着猪棚说道,目前,猪场已与周边多家种植大户签订粪肥消纳协议,形成种养结合闭环。
党建引领产业富民。近年来,城川镇立足农牧业资源优势,创新“村党支部+企业+农牧民”集体运营的模式,通过“统种共富”“统养共富”发展,以“生猪产业全链条发展示范点”为目标,加快建设集育种、扩繁、育肥、屠宰、精深加工、仓储物流和社会化服务等一体的生猪产业集群,实现生猪养殖规范化和粪污“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据城川镇政府副镇长贾志伟介绍,依托城川镇生猪育肥养殖场的正式运营投产,将逐步形成产业聚集、生产高效、产品安全、链条完整、保供有力、增收显著的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体系,实现产业发展、市场保供、农民增收、企业增效多方共赢的产业可持续发展新格局,让更多群众端稳‘肉盘子’、致富饭碗。
随着首批生猪茁壮成长,这个草原深处的现代化养殖场正焕发勃勃生机。栏舍内此起彼伏的哼鸣声,奏响着生态保护与产业振兴的和谐乐章。下一步,城川镇将持续扩大养殖规模,延伸产业链,形成带动能力强、综合效益好、规模较好、助农增收强的生产经营群体,打响生猪养殖品牌效应,更好地提高群众的经济收入,让乡村振兴之路越走越宽。(撰稿:沈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