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托克前旗昂素镇:党建引领聚人才,创新驱动产业兴
来源:昂素镇
发布时间:2024-12-12 17:20
字号:
打印

  2024年以来,昂素镇坚持人才第一资源理念,积极探索人才“引育留用”新措施、新路径、新办法,通过加大引才力度,构筑人才平台,优化人才生态,推动人才工作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同频共振,不断将人才创造力转化为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奋力打造人才强镇战略发展新高地。

  锚定人才引进,点燃产业发展引擎。昂素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围绕建设昂素镇“一株柠条”到“一块好肉”全产业链条,先后对接甘肃天地农牧科技、富海能源、贝坤能源、海南达源茂能源、京云牧野农牧业等企业开展有关人才引进工作,并同鄂尔多斯市富海新能源有限公司签约框架协议。

  同时,依托“草原村排”暨沿黄九省区农牧民排球邀请赛等“热点”文体活动深入实施本土优秀人才回流计划和“头雁归乡”工程,打造宣传栏7处,宣传人才引进、激励、保障等相关政策20余条,借助排球交流活动契机召开人才交流座谈会3场,用“真心实策”吸引一批返乡人才回乡创业。联合各部门举办奶食品技能大赛,邀请到周边4个集体代表队和13名个人选手同台切磋奶食品生产技术,把特色产业优秀人才聚集起来、吸引回来,共同推动家乡发展,有力推动科技、人才等各方面资源向昂素镇聚拢,为切实推动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建设服务载体,培育乡村振兴主力。昂素镇持续完善乡村振兴专家人才工作站暨柠条产业化研发中心功能设施,新配备离心机等仪器7台,陈列柠条草木标本、饲草料标本、动物寄生虫标本、柠条产品标本140余件,展陈专著、专利40余件,更新“草—料—肉”乡土人才教学道具、课件10余处,进一步建成专家人才科研、生活、教学一体化服务平台,并按照《鄂尔多斯市柠条产业发展实施方案》要求,与内蒙古农业大学签约成立了内蒙古农业大学实践教学基地、科研成果转化基地、乡村振兴产业服务中心。

  推动阿日赖嘎查等5个村级人才工作站在森晶饲料加工厂、鄂托克前旗兽医院等产业项目设立人才联络点,通过畅通信息渠道、优化资源配置、强化服务保障等方式,加强农村牧区与乡土人才之间的联系,完善乡土人才服务体系,提升乡土人才工作水平,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构筑镇、村两级人才工作站相互呼应、协同发力的整体效应,人才工作“触角”作用发挥更加明显。

  创新培育机制,激发乡土人才活力。充分调动昂素镇“马兰英才”、基层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技能型人才、社会服务型人才、创新创业人才发挥“头雁领航”作用,针对性开展线下“乡土人才服务基层”促乡村振兴活动,深入田间地头产业一线开展技术指导、兽医义诊上门服务等活动20余次,理论培训82期,外出培训10余次,累计培训871人。线上携手内蒙古农业大学协议合作教授,围绕生态建设、牲畜疫病防控等方面的知识开展乡村振兴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12期;依托“美丽昂素”微信公众号创新性开展围绕种、养殖知识教学直播课堂——“农牧民线上学院”,截至目前,培训已开展48期,累计培训突破23000人,孵化出331名本土人才,持续发挥乡土人才辐射力,切实推动“土专家”“田秀才”转化成实用型、管理型、科技型农业乡土人才进程。

  党建引领、人才发力,昂素镇全方位、全链条谱好“引才、育才、留才、用才”四部曲,持续激发各类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实现了人才与产业发展有机融合、同频共振,着力为昂素镇特色产业发展提供有力人才支撑。(撰稿:张佳惠)

相关附件下载
转载声明:转载请注明出处并做回链
鄂托克前旗昂素镇:党建引领聚人才,创新驱动产业兴
来源:昂素镇
发布时间:2024-12-12 17:20

  2024年以来,昂素镇坚持人才第一资源理念,积极探索人才“引育留用”新措施、新路径、新办法,通过加大引才力度,构筑人才平台,优化人才生态,推动人才工作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同频共振,不断将人才创造力转化为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奋力打造人才强镇战略发展新高地。

  锚定人才引进,点燃产业发展引擎。昂素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围绕建设昂素镇“一株柠条”到“一块好肉”全产业链条,先后对接甘肃天地农牧科技、富海能源、贝坤能源、海南达源茂能源、京云牧野农牧业等企业开展有关人才引进工作,并同鄂尔多斯市富海新能源有限公司签约框架协议。

  同时,依托“草原村排”暨沿黄九省区农牧民排球邀请赛等“热点”文体活动深入实施本土优秀人才回流计划和“头雁归乡”工程,打造宣传栏7处,宣传人才引进、激励、保障等相关政策20余条,借助排球交流活动契机召开人才交流座谈会3场,用“真心实策”吸引一批返乡人才回乡创业。联合各部门举办奶食品技能大赛,邀请到周边4个集体代表队和13名个人选手同台切磋奶食品生产技术,把特色产业优秀人才聚集起来、吸引回来,共同推动家乡发展,有力推动科技、人才等各方面资源向昂素镇聚拢,为切实推动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建设服务载体,培育乡村振兴主力。昂素镇持续完善乡村振兴专家人才工作站暨柠条产业化研发中心功能设施,新配备离心机等仪器7台,陈列柠条草木标本、饲草料标本、动物寄生虫标本、柠条产品标本140余件,展陈专著、专利40余件,更新“草—料—肉”乡土人才教学道具、课件10余处,进一步建成专家人才科研、生活、教学一体化服务平台,并按照《鄂尔多斯市柠条产业发展实施方案》要求,与内蒙古农业大学签约成立了内蒙古农业大学实践教学基地、科研成果转化基地、乡村振兴产业服务中心。

  推动阿日赖嘎查等5个村级人才工作站在森晶饲料加工厂、鄂托克前旗兽医院等产业项目设立人才联络点,通过畅通信息渠道、优化资源配置、强化服务保障等方式,加强农村牧区与乡土人才之间的联系,完善乡土人才服务体系,提升乡土人才工作水平,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构筑镇、村两级人才工作站相互呼应、协同发力的整体效应,人才工作“触角”作用发挥更加明显。

  创新培育机制,激发乡土人才活力。充分调动昂素镇“马兰英才”、基层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技能型人才、社会服务型人才、创新创业人才发挥“头雁领航”作用,针对性开展线下“乡土人才服务基层”促乡村振兴活动,深入田间地头产业一线开展技术指导、兽医义诊上门服务等活动20余次,理论培训82期,外出培训10余次,累计培训871人。线上携手内蒙古农业大学协议合作教授,围绕生态建设、牲畜疫病防控等方面的知识开展乡村振兴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12期;依托“美丽昂素”微信公众号创新性开展围绕种、养殖知识教学直播课堂——“农牧民线上学院”,截至目前,培训已开展48期,累计培训突破23000人,孵化出331名本土人才,持续发挥乡土人才辐射力,切实推动“土专家”“田秀才”转化成实用型、管理型、科技型农业乡土人才进程。

  党建引领、人才发力,昂素镇全方位、全链条谱好“引才、育才、留才、用才”四部曲,持续激发各类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实现了人才与产业发展有机融合、同频共振,着力为昂素镇特色产业发展提供有力人才支撑。(撰稿:张佳惠)

相关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