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各位网民朋友,大家好!这里是鄂托克前旗人民政府门户网站为您带来的在线访谈栏目。今天,我们邀请到的嘉宾是鄂托克前旗林业和草原局局长何富云同志,他将围绕打好打赢“三北”工程毛乌素沙地歼灭战,统筹推进“生态保护、生态修复、生态惠民”这一主题与我们共同进行探讨交流。您好何局长,欢迎您!
何富云:主持人好,各位网民朋友你们好!很高兴有机会通过我们鄂托克前旗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在线访谈”栏目与大家交流,也感谢大家对林草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主持人:我们都知道,鄂托克前旗地处鄂尔多斯高原向毛乌素沙地过渡地带,草地面积占土地总面积61%以上,加强林草生态环境保护显得尤为重要。何局长,那么首先请您为大家介绍一下林草局主要的职能职责。
何富云:林业和草原局的职责涵盖很多方面,主要业务有负责林业和草原及其生态保护修复的监督管理,组织林业和草原生态保护修复和造林绿化工作,负责森林、草原、湿地资源的监督管理,负责监督管理荒漠化防治工作,负责陆生野生动植物资源的监督管理,监督管理各类自然保护地,负责林业草原行政执法工作,查处全旗林业、草原领域违法行为,办理重大行政案件等。
主持人:我们知道2023年6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主持召开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发出了打好“三北”工程攻坚战的动员令。那么什么是“三北工程”何局长能详细给我们介绍一下吗?
何富云:“三北”工程是指在我国三北地区(西北、华北和东北)建设的大型人工林业生态工程。1978年11月25日,我国从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战略出发,作出了在我国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严重的西北、华北、东北地区建设“三北”防护林体系的重大战略决策。“三北”防护林体系东起黑龙江宾县,西至新疆的乌孜别里山口,北抵北部边境,南沿海河、永定河、汾河、渭河、洮河下游、喀喇昆仑山,包括新疆、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北京、天津等13个省、市、自治区的725个县(旗、区),总面积435.8万平方公里,占中国国土总面积的45%。 从1979年到2050年,历时73年,分三个阶段、八期工程进行 ,规划造林5.35亿亩。到2050年,三北地区的森林覆盖率将由1979年的5.05%提到14.95%。
主持人:何局长,我旗林草局在围绕打好打赢“三北”工程毛乌素沙地歼灭战,统筹推进“生态保护、生态修复、生态惠民”等方面都做了哪些工作呢?
何富云:今年,我旗重点实施3个“三北”六期工程项目,采取“政府统筹+合作社和农牧民参与”的以工代赈防沙治沙模式,形成了“四套班子包镇、县级领导及部门联村、党支部和党员带领、农牧户与合作社共治”的防沙治沙联动高效运行模式,积极引导嘎查村集体和广大农牧民自愿参与治沙行动中。举办了防沙治沙技术提升培训会5次,切实提升各技术指导员对毛乌素沙地综合治理的技术能力、专业水平和实战能力,推进治沙工程建设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同时在治理中总结出立式网格状+灌草结合、平辅式网格状+灌草结合、平铺式条带状+灌草结合、人工种草等4种综合治沙模式,并在全旗境内打造毛乌素沙地综合治理的典范。在与宁夏、陕西地区相邻旗县,建立整合治理力量、形成工作合力,开展联防联治工作。目前,全旗共组织动员35家合作社、1.2万人次农牧民参与以工代赈防沙治沙任务。今年,市林草局下达我旗防沙治沙总任务100万亩,已完成沙化土地范围内建设104.32万亩(其中林业建设项目19.86万亩、草原建设项目70.66万亩、光伏治沙7万亩、小流域治理6.8万亩)。同时打造示范工程3个(工程固沙)、示范点10个、示范户30个。经过努力,鄂前旗毛乌素沙地治理得到了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充分肯定,并有多地区、旗县深入到毛乌素沙地集中连片裸露沙区治理现场调研学习。
主持人:何局长,您刚提到了毛乌素地沙地联防联治,能给我们具体说说吗?
何富云:毛乌素沙地横跨内蒙古鄂尔多斯、陕西榆林、宁夏吴忠、宁夏石嘴山、甘肃庆阳4省区5个地级市。2023年10月17日至18日,毛乌素沙地联防联治协调推进会在鄂尔多斯召开,上述五地市签署合作协议,建立跨行政区域荒漠化治理新机制,协同构建毛乌素沙地跨区域联防联治新格局。今年打造了蒙陕宁联防联治二道川示范区,位于鄂托克前旗西南部,与陕西省定边县、宁夏盐池县毗邻,是毛乌素沙地西部源头之一,是毛乌素沙地南缘产业生态廊道重要节点,是蒙陕宁三省区联防联治集中建设区。该作业区面积2.2万亩,主要采取“合作社+农牧民参与”的形式进行生态治理,治沙方式采用立式网格、平铺式沙障全覆盖,并实施灌草结合。具体为:流动沙地40%采用2米×2米立式网格沙障、60%采用1米×4米平铺式带状沙障全覆盖,网格内种植杨柴、沙柳,每穴两株(每亩84株),沙柳杨柴混交比例为3:7。目前二道川作业区已完成工程固沙0.22万亩,并在网格内种植杨柴、沙柳0.22万亩。剩余2万亩采取“林光互补、草光互补、农光互补”等风电光伏治沙模式。
主持人: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内蒙古时还指出,总体上看,内蒙古的草原已经过牧了,要注意休养生息。今年年初,内蒙古在全区17个旗县启动解决草原过牧问题试点工作,一地一策解决草原过牧问题。 那么鄂托克前旗作为17个试点旗县之一,在解决草原过牧方面做了哪些工作呢?
何富云:按照自治区、市、旗总体安排部署,鄂托克前旗聚焦“改革、草源、产业、监管”四大关键,扎实有序开展解决草原过牧问题试点工作。一是结合全旗实际印发了《鄂托克前旗解决草原过牧问题试点方案》,制定了5个方面、17项具体措施,涉及全旗42个嘎查村、3800户农牧民全部上图上表,已建成棚圈7.85万平方米、贮草库9.48万平方米,目前草原平衡指数已下降至10%以下。同时编制了《鄂托克前旗草原生态保护建设利用发展规划(2024-2030)》,确定阶段性发展任务,保障草牧业发展取得新成效。二是推进家庭经营走向适度规模化,目前已建成有较强带动和服务能力的公司化合作社20个、智慧牧场220家、农牧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4家,实现以产品或产业链为纽带的要素优化配置。三是制定了《2024年推进草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新建或完善户储型饲草库500个,扶植培育专业调草合作社4个,建成镇级中型饲草料储备库20个。同时依托“三北”工程黄河“几字弯”攻坚战,完成人工种草20.94万亩、补植补种17万亩、草原围栏建设70万米、灌草结合10.8万亩,不断提升天然草原质量和产量。四是严格落实草畜平衡和休牧制度,连续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减轻天然草原压力。同时根据草原监测数据修订了《鄂托克前旗2023-2025年度天然草原以草定畜工作实施方案》,与敖镇5个嘎查村、昂素镇16个嘎查村、上海庙镇9个嘎查村、城川镇15个嘎查村签订禁牧休牧草畜平衡责任书。五是强化林草科技支撑。借用扁平化和网格化基层治理手段,将禁休牧、非法开垦等重点工作,纳入草原智慧化监管系统,启用全自动无人机监测点5处,高点视频监测点4处,配备草原监管员479名,建立了“空中+地面、人防+技防”的巡护体系,探索推进解决草原过牧问题新路径。同时,根据工作需要,新增加小型无人机2台、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2套、监控设备30台。
主持人:何局长,前面您提到有关林草方面的这么多工作,让我们真切体会到林草工作对于维护生态平衡、促进经济发展、改善民生福祉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那么您对即将到来的2025年有什么新的展望吗?
何富云:新的一年,旗林草局将紧抓市人民政府出台《鄂尔多斯市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打好荒漠化综合防治黄河“几字弯”攻坚战实施方案》重大政策利好发展机遇,扎实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提升林草碳汇能力。重点抓实4项综合治理项目,共计98.9万亩,总投资4.5229亿元。其中计划完成区域联防联治(蒙、陕、宁)沙化土地综合治理项目8.28万亩,上风口阻隔带南段沙化土地综合治理项目5.1万亩,西部荒漠草原沙化土地综合治理项目8.4万亩,西部荒漠草原林草湿荒一体化保护修复项目77.12万亩。
主持人:好的,感谢何局长的介绍!同时也感谢热心网民的积极参与。朋友们,“在线访谈”栏目,我们下期再会。
主持人:各位网民朋友,大家好!这里是鄂托克前旗人民政府门户网站为您带来的在线访谈栏目。今天,我们邀请到的嘉宾是鄂托克前旗林业和草原局局长何富云同志,他将围绕打好打赢“三北”工程毛乌素沙地歼灭战,统筹推进“生态保护、生态修复、生态惠民”这一主题与我们共同进行探讨交流。您好何局长,欢迎您!
何富云:主持人好,各位网民朋友你们好!很高兴有机会通过我们鄂托克前旗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在线访谈”栏目与大家交流,也感谢大家对林草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主持人:我们都知道,鄂托克前旗地处鄂尔多斯高原向毛乌素沙地过渡地带,草地面积占土地总面积61%以上,加强林草生态环境保护显得尤为重要。何局长,那么首先请您为大家介绍一下林草局主要的职能职责。
何富云:林业和草原局的职责涵盖很多方面,主要业务有负责林业和草原及其生态保护修复的监督管理,组织林业和草原生态保护修复和造林绿化工作,负责森林、草原、湿地资源的监督管理,负责监督管理荒漠化防治工作,负责陆生野生动植物资源的监督管理,监督管理各类自然保护地,负责林业草原行政执法工作,查处全旗林业、草原领域违法行为,办理重大行政案件等。
主持人:我们知道2023年6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主持召开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发出了打好“三北”工程攻坚战的动员令。那么什么是“三北工程”何局长能详细给我们介绍一下吗?
何富云:“三北”工程是指在我国三北地区(西北、华北和东北)建设的大型人工林业生态工程。1978年11月25日,我国从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战略出发,作出了在我国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严重的西北、华北、东北地区建设“三北”防护林体系的重大战略决策。“三北”防护林体系东起黑龙江宾县,西至新疆的乌孜别里山口,北抵北部边境,南沿海河、永定河、汾河、渭河、洮河下游、喀喇昆仑山,包括新疆、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北京、天津等13个省、市、自治区的725个县(旗、区),总面积435.8万平方公里,占中国国土总面积的45%。 从1979年到2050年,历时73年,分三个阶段、八期工程进行 ,规划造林5.35亿亩。到2050年,三北地区的森林覆盖率将由1979年的5.05%提到14.95%。
主持人:何局长,我旗林草局在围绕打好打赢“三北”工程毛乌素沙地歼灭战,统筹推进“生态保护、生态修复、生态惠民”等方面都做了哪些工作呢?
何富云:今年,我旗重点实施3个“三北”六期工程项目,采取“政府统筹+合作社和农牧民参与”的以工代赈防沙治沙模式,形成了“四套班子包镇、县级领导及部门联村、党支部和党员带领、农牧户与合作社共治”的防沙治沙联动高效运行模式,积极引导嘎查村集体和广大农牧民自愿参与治沙行动中。举办了防沙治沙技术提升培训会5次,切实提升各技术指导员对毛乌素沙地综合治理的技术能力、专业水平和实战能力,推进治沙工程建设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同时在治理中总结出立式网格状+灌草结合、平辅式网格状+灌草结合、平铺式条带状+灌草结合、人工种草等4种综合治沙模式,并在全旗境内打造毛乌素沙地综合治理的典范。在与宁夏、陕西地区相邻旗县,建立整合治理力量、形成工作合力,开展联防联治工作。目前,全旗共组织动员35家合作社、1.2万人次农牧民参与以工代赈防沙治沙任务。今年,市林草局下达我旗防沙治沙总任务100万亩,已完成沙化土地范围内建设104.32万亩(其中林业建设项目19.86万亩、草原建设项目70.66万亩、光伏治沙7万亩、小流域治理6.8万亩)。同时打造示范工程3个(工程固沙)、示范点10个、示范户30个。经过努力,鄂前旗毛乌素沙地治理得到了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充分肯定,并有多地区、旗县深入到毛乌素沙地集中连片裸露沙区治理现场调研学习。
主持人:何局长,您刚提到了毛乌素地沙地联防联治,能给我们具体说说吗?
何富云:毛乌素沙地横跨内蒙古鄂尔多斯、陕西榆林、宁夏吴忠、宁夏石嘴山、甘肃庆阳4省区5个地级市。2023年10月17日至18日,毛乌素沙地联防联治协调推进会在鄂尔多斯召开,上述五地市签署合作协议,建立跨行政区域荒漠化治理新机制,协同构建毛乌素沙地跨区域联防联治新格局。今年打造了蒙陕宁联防联治二道川示范区,位于鄂托克前旗西南部,与陕西省定边县、宁夏盐池县毗邻,是毛乌素沙地西部源头之一,是毛乌素沙地南缘产业生态廊道重要节点,是蒙陕宁三省区联防联治集中建设区。该作业区面积2.2万亩,主要采取“合作社+农牧民参与”的形式进行生态治理,治沙方式采用立式网格、平铺式沙障全覆盖,并实施灌草结合。具体为:流动沙地40%采用2米×2米立式网格沙障、60%采用1米×4米平铺式带状沙障全覆盖,网格内种植杨柴、沙柳,每穴两株(每亩84株),沙柳杨柴混交比例为3:7。目前二道川作业区已完成工程固沙0.22万亩,并在网格内种植杨柴、沙柳0.22万亩。剩余2万亩采取“林光互补、草光互补、农光互补”等风电光伏治沙模式。
主持人: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内蒙古时还指出,总体上看,内蒙古的草原已经过牧了,要注意休养生息。今年年初,内蒙古在全区17个旗县启动解决草原过牧问题试点工作,一地一策解决草原过牧问题。 那么鄂托克前旗作为17个试点旗县之一,在解决草原过牧方面做了哪些工作呢?
何富云:按照自治区、市、旗总体安排部署,鄂托克前旗聚焦“改革、草源、产业、监管”四大关键,扎实有序开展解决草原过牧问题试点工作。一是结合全旗实际印发了《鄂托克前旗解决草原过牧问题试点方案》,制定了5个方面、17项具体措施,涉及全旗42个嘎查村、3800户农牧民全部上图上表,已建成棚圈7.85万平方米、贮草库9.48万平方米,目前草原平衡指数已下降至10%以下。同时编制了《鄂托克前旗草原生态保护建设利用发展规划(2024-2030)》,确定阶段性发展任务,保障草牧业发展取得新成效。二是推进家庭经营走向适度规模化,目前已建成有较强带动和服务能力的公司化合作社20个、智慧牧场220家、农牧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4家,实现以产品或产业链为纽带的要素优化配置。三是制定了《2024年推进草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新建或完善户储型饲草库500个,扶植培育专业调草合作社4个,建成镇级中型饲草料储备库20个。同时依托“三北”工程黄河“几字弯”攻坚战,完成人工种草20.94万亩、补植补种17万亩、草原围栏建设70万米、灌草结合10.8万亩,不断提升天然草原质量和产量。四是严格落实草畜平衡和休牧制度,连续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减轻天然草原压力。同时根据草原监测数据修订了《鄂托克前旗2023-2025年度天然草原以草定畜工作实施方案》,与敖镇5个嘎查村、昂素镇16个嘎查村、上海庙镇9个嘎查村、城川镇15个嘎查村签订禁牧休牧草畜平衡责任书。五是强化林草科技支撑。借用扁平化和网格化基层治理手段,将禁休牧、非法开垦等重点工作,纳入草原智慧化监管系统,启用全自动无人机监测点5处,高点视频监测点4处,配备草原监管员479名,建立了“空中+地面、人防+技防”的巡护体系,探索推进解决草原过牧问题新路径。同时,根据工作需要,新增加小型无人机2台、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2套、监控设备30台。
主持人:何局长,前面您提到有关林草方面的这么多工作,让我们真切体会到林草工作对于维护生态平衡、促进经济发展、改善民生福祉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那么您对即将到来的2025年有什么新的展望吗?
何富云:新的一年,旗林草局将紧抓市人民政府出台《鄂尔多斯市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打好荒漠化综合防治黄河“几字弯”攻坚战实施方案》重大政策利好发展机遇,扎实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提升林草碳汇能力。重点抓实4项综合治理项目,共计98.9万亩,总投资4.5229亿元。其中计划完成区域联防联治(蒙、陕、宁)沙化土地综合治理项目8.28万亩,上风口阻隔带南段沙化土地综合治理项目5.1万亩,西部荒漠草原沙化土地综合治理项目8.4万亩,西部荒漠草原林草湿荒一体化保护修复项目77.12万亩。
主持人:好的,感谢何局长的介绍!同时也感谢热心网民的积极参与。朋友们,“在线访谈”栏目,我们下期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