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托克前旗城川镇:三点发力,让后备干部“有备有为”
来源:城川镇
发布时间:2025-05-13 15:34
字号:
打印

  为切实提升嘎查村社区带头人队伍整体能力素质,全面筑牢党组织战斗堡垒,城川镇精准施策,在蓄、选、育上下足功夫,构建“储备充足、选拔科学、培养实效”的后备干部培养体系,切实为换届做好准备。

  充实“蓄水池”,确保后备干部储备充足

  坚持内挖外引双向用力,打破地域、身份、职业界限,持续拓宽后备干部选任储备渠道和视野。一是广泛宣传,营造浓厚氛围。第一时间在“城川发布”微信公众号发布《城川镇嘎查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招募令”》,广泛动员各嘎查村社区采取“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通过微信公众号、公示栏、入户走访等多种形式向广大党员干部、毕业大学生、致富带头人宣传后备力量队伍建设工作的重要意义,营造良好的选人用人氛围。二是选贤举能,拓宽储备渠道。坚持“德才兼备、公开公平”的原则,采取个人自荐、组织举荐相结合的方式,围绕“德、能、勤、绩、廉”等五个方面,从优秀现任嘎查村社区“两委”班子成员中“留”、党员骨干中“挑”、致富带头人中“选”、外出务工能人中“请”、高校毕业生中“引”,建立涵盖各领域人才的“蓄水池”。目前,储备党支部书记后备干部82人,“两委”后备干部71人。

  练好“真功夫”,确保后备干部能力过硬

  一是定期培训,促进思想提升。坚持多元化的培养标准,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在培训中不局限于理论授课,采取“点单式”设置课程、“供需式”组织培训,坚持把帮带现场设在田间地头和群众家里,实现后备干部教育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二是定岗定责,促进能力提升。推动后备力量“岗位历练”,以日常工作为抓手,把后备力量选派到产业发展、乡村振兴、人居环境整治、信访维稳等日常工作中进行锻炼,不断提高后备干部统筹协调、处理具体问题和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三是定人帮带,促进业务提升。建立结对帮带机制,每名后备干部选派1名党政领导、1名嘎查村干部结对帮带,实行“一对一”指导和培养,通过经常性谈心谈话、传授业务技巧、现场分析解难等方式,帮助后备力量在实践锻炼中提升能力素质,实现平时有人管、发展有人帮、前进有方向,切实帮助后备干部增强履职能力。

  严把“管理关”,激发后备干部干事活力

  一是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定期对后备力量的工作表现、学习情况、群众满意度等进行量化考核,既注重工作业绩,又关注思想作风与成长进步。对于表现优秀、成绩突出的后备人才,在组织换届选举等方面给予优先考虑;对于群众认可度低的,进行诫勉谈话、限期整改,仍不符合要求的,及时调整出后备人才队伍,形成“能上能下”的动态调整机制,充分激发后备干部干事创业活力。二是强化激励保障措施。通过常态化开展“面对面”谈心谈话,深入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工作困惑和发展需求,在政治上关心,对符合条件的及时吸收入党,在生活上关怀,帮助他们解决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让他们感受到组织的温暖,激发他们投身乡村建设的热情与干劲,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贡献智慧和力量。(撰稿:胡慧敏)

相关附件下载
转载声明:转载请注明出处并做回链
鄂托克前旗城川镇:三点发力,让后备干部“有备有为”
来源:城川镇
发布时间:2025-05-13 15:34

  为切实提升嘎查村社区带头人队伍整体能力素质,全面筑牢党组织战斗堡垒,城川镇精准施策,在蓄、选、育上下足功夫,构建“储备充足、选拔科学、培养实效”的后备干部培养体系,切实为换届做好准备。

  充实“蓄水池”,确保后备干部储备充足

  坚持内挖外引双向用力,打破地域、身份、职业界限,持续拓宽后备干部选任储备渠道和视野。一是广泛宣传,营造浓厚氛围。第一时间在“城川发布”微信公众号发布《城川镇嘎查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招募令”》,广泛动员各嘎查村社区采取“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通过微信公众号、公示栏、入户走访等多种形式向广大党员干部、毕业大学生、致富带头人宣传后备力量队伍建设工作的重要意义,营造良好的选人用人氛围。二是选贤举能,拓宽储备渠道。坚持“德才兼备、公开公平”的原则,采取个人自荐、组织举荐相结合的方式,围绕“德、能、勤、绩、廉”等五个方面,从优秀现任嘎查村社区“两委”班子成员中“留”、党员骨干中“挑”、致富带头人中“选”、外出务工能人中“请”、高校毕业生中“引”,建立涵盖各领域人才的“蓄水池”。目前,储备党支部书记后备干部82人,“两委”后备干部71人。

  练好“真功夫”,确保后备干部能力过硬

  一是定期培训,促进思想提升。坚持多元化的培养标准,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在培训中不局限于理论授课,采取“点单式”设置课程、“供需式”组织培训,坚持把帮带现场设在田间地头和群众家里,实现后备干部教育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二是定岗定责,促进能力提升。推动后备力量“岗位历练”,以日常工作为抓手,把后备力量选派到产业发展、乡村振兴、人居环境整治、信访维稳等日常工作中进行锻炼,不断提高后备干部统筹协调、处理具体问题和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三是定人帮带,促进业务提升。建立结对帮带机制,每名后备干部选派1名党政领导、1名嘎查村干部结对帮带,实行“一对一”指导和培养,通过经常性谈心谈话、传授业务技巧、现场分析解难等方式,帮助后备力量在实践锻炼中提升能力素质,实现平时有人管、发展有人帮、前进有方向,切实帮助后备干部增强履职能力。

  严把“管理关”,激发后备干部干事活力

  一是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定期对后备力量的工作表现、学习情况、群众满意度等进行量化考核,既注重工作业绩,又关注思想作风与成长进步。对于表现优秀、成绩突出的后备人才,在组织换届选举等方面给予优先考虑;对于群众认可度低的,进行诫勉谈话、限期整改,仍不符合要求的,及时调整出后备人才队伍,形成“能上能下”的动态调整机制,充分激发后备干部干事创业活力。二是强化激励保障措施。通过常态化开展“面对面”谈心谈话,深入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工作困惑和发展需求,在政治上关心,对符合条件的及时吸收入党,在生活上关怀,帮助他们解决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让他们感受到组织的温暖,激发他们投身乡村建设的热情与干劲,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贡献智慧和力量。(撰稿:胡慧敏)

相关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