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道路安全畅通、田间地头风景如画、邻里互帮互助、志愿服务温暖人心、文明礼让蔚然成风……近年来,上海庙镇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紧盯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将乡风文明建设作为乡村振兴的"灵魂工程",通过坚持党建引领、增进民生福祉、创新赋能提质等多措并举,推动乡风民风美起来、文化生活富起来,用实际行动描绘这座小镇的温暖底色,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精神动力,合力构建一幅和谐宜居、农牧民满意的文明画卷。
坚持党建引领,展现乡风文明新气象。
天气渐暖,走进上海庙镇长城花园社区,文化广场上,老人们悠闲地聊着家常;草原书屋里,孩子们正聚精会神地阅读;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内,“好婆婆”“好媳妇”等评选活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这是上海庙镇培育文明乡风的一个生动缩影。
盘活“阵地”。上海庙镇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统筹盘活各类阵地资源,推动移风易俗“触角”向“小阵地”延伸,充分利用好全镇16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在每个文化场所设立移风易俗宣传栏,因地制宜张贴移风易俗公益广告、播放宣传视频等,不断丰富移风易俗宣传教育的内容和手段,实现了移风易俗宣传在每个文化阵地抬眼即见。拓展“队伍”。把深化移风易俗宣传作为文明实践活动的“必修课”,组织召开相关会议,动员农牧民代表立足实际、修订完善务实管用的村规民约,把反对高价彩礼、反对大操大办、反对铺张浪费等内容修订进村规民约,实现婚事习俗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并组建宣传队伍,采取“线上+线下”“入户+座谈”的形式,将移风易俗宣讲课堂搬进田间地头。今年以来,共开展入户宣传80场次,累计发放相关宣传册1000余份。
增进民生福祉,绘就乡风文明新图景。
从组建队伍到深入田间地头,从志愿服务到培育文明乡风……一场场理论宣讲、一次次暖心服务、一件件惠民实事,合力打开了上海庙镇乡风文明工作“新画卷”,让“文明之花”在这片土地落地生根。
宣讲“接地气”。上海庙镇将宣传党的创新理论与文明实践活动有机结合,不断探索创新党的理论、政策宣讲手段,以“身边事”解读“大政策”,用“小故事”阐明“大道理”。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组建理论宣讲队伍,通过进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等方式,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让农牧民听得进、学得会、悟得懂,让党的创新理论、惠民政策深切融入农牧民日常生活中,进一步增强农牧民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坚定信心。服务“暖人心”。用心用情惠民生,集农牧民所愿,办农牧民所需,根据农牧民需求有针对性地制定志愿服务计划,广泛开展接地气、聚人气、扬正气的文明实践活动,持续开展好“党员一日餐”“社区有温情 月月有寿星”“爱心义剪”“关爱一老一小”等特色志愿服务活动。今年以来,全镇开展各类文明实践活动50场次,服务农牧民3000人次,切实以暖心服务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向纵深发展,让农牧民真正享受到多样的志愿服务。
创新赋能提质,激发乡风文明新活力。
在上海庙镇,乡风文明已经“渗透”到农牧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农牧民文化生活更加丰富,一件件实事办到农牧民心坎里,如阵阵春风,吹拂每个角落,为农牧民的幸福生活升温加码。
选树“聚心”。上海庙镇坚持树典型、立标杆,持续开展“文明家庭”“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典型选树活动,坚持以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让农牧民感受到榜样就在身边、先进就在身边,逐步形成争学典型、争做典型的社会氛围,积极引导农牧民在参与中提高道德素养,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治理“用心”。以培育良好家风为出发点,把提升自治水平作为建设文明和谐乡风的有力抓手,充分发挥积分制管理的积极作用,将爱党爱国、爱学习爱劳动、勤劳致富、相互帮助等纳入加分事项,将不遵纪守法、不尊老爱幼、不爱护环境、不诚信友善等设为扣分事项,每季度按照积分细则,通过走访入户、根据农牧民表现进行考核评分,定期计算积分排名并公示,作为年底分红依据,让基层治理由“独唱”变“合唱”,为乡村再添新画笔。
如今的上海庙镇,文明新风扑面而来,铺张浪费少了,惠民活动多了;矛盾纠纷少了,互帮互助多了;封建迷信少了,崇尚科学多了……未来,上海庙镇将不断探索更有力的措施,提振农牧民精气神,以乡风文明为笔,绘就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让“文明之花”在上海庙镇绚丽绽放。(撰稿:周爱)
乡村道路安全畅通、田间地头风景如画、邻里互帮互助、志愿服务温暖人心、文明礼让蔚然成风……近年来,上海庙镇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紧盯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将乡风文明建设作为乡村振兴的"灵魂工程",通过坚持党建引领、增进民生福祉、创新赋能提质等多措并举,推动乡风民风美起来、文化生活富起来,用实际行动描绘这座小镇的温暖底色,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精神动力,合力构建一幅和谐宜居、农牧民满意的文明画卷。
坚持党建引领,展现乡风文明新气象。
天气渐暖,走进上海庙镇长城花园社区,文化广场上,老人们悠闲地聊着家常;草原书屋里,孩子们正聚精会神地阅读;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内,“好婆婆”“好媳妇”等评选活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这是上海庙镇培育文明乡风的一个生动缩影。
盘活“阵地”。上海庙镇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统筹盘活各类阵地资源,推动移风易俗“触角”向“小阵地”延伸,充分利用好全镇16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在每个文化场所设立移风易俗宣传栏,因地制宜张贴移风易俗公益广告、播放宣传视频等,不断丰富移风易俗宣传教育的内容和手段,实现了移风易俗宣传在每个文化阵地抬眼即见。拓展“队伍”。把深化移风易俗宣传作为文明实践活动的“必修课”,组织召开相关会议,动员农牧民代表立足实际、修订完善务实管用的村规民约,把反对高价彩礼、反对大操大办、反对铺张浪费等内容修订进村规民约,实现婚事习俗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并组建宣传队伍,采取“线上+线下”“入户+座谈”的形式,将移风易俗宣讲课堂搬进田间地头。今年以来,共开展入户宣传80场次,累计发放相关宣传册1000余份。
增进民生福祉,绘就乡风文明新图景。
从组建队伍到深入田间地头,从志愿服务到培育文明乡风……一场场理论宣讲、一次次暖心服务、一件件惠民实事,合力打开了上海庙镇乡风文明工作“新画卷”,让“文明之花”在这片土地落地生根。
宣讲“接地气”。上海庙镇将宣传党的创新理论与文明实践活动有机结合,不断探索创新党的理论、政策宣讲手段,以“身边事”解读“大政策”,用“小故事”阐明“大道理”。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组建理论宣讲队伍,通过进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等方式,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让农牧民听得进、学得会、悟得懂,让党的创新理论、惠民政策深切融入农牧民日常生活中,进一步增强农牧民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坚定信心。服务“暖人心”。用心用情惠民生,集农牧民所愿,办农牧民所需,根据农牧民需求有针对性地制定志愿服务计划,广泛开展接地气、聚人气、扬正气的文明实践活动,持续开展好“党员一日餐”“社区有温情 月月有寿星”“爱心义剪”“关爱一老一小”等特色志愿服务活动。今年以来,全镇开展各类文明实践活动50场次,服务农牧民3000人次,切实以暖心服务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向纵深发展,让农牧民真正享受到多样的志愿服务。
创新赋能提质,激发乡风文明新活力。
在上海庙镇,乡风文明已经“渗透”到农牧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农牧民文化生活更加丰富,一件件实事办到农牧民心坎里,如阵阵春风,吹拂每个角落,为农牧民的幸福生活升温加码。
选树“聚心”。上海庙镇坚持树典型、立标杆,持续开展“文明家庭”“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典型选树活动,坚持以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让农牧民感受到榜样就在身边、先进就在身边,逐步形成争学典型、争做典型的社会氛围,积极引导农牧民在参与中提高道德素养,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治理“用心”。以培育良好家风为出发点,把提升自治水平作为建设文明和谐乡风的有力抓手,充分发挥积分制管理的积极作用,将爱党爱国、爱学习爱劳动、勤劳致富、相互帮助等纳入加分事项,将不遵纪守法、不尊老爱幼、不爱护环境、不诚信友善等设为扣分事项,每季度按照积分细则,通过走访入户、根据农牧民表现进行考核评分,定期计算积分排名并公示,作为年底分红依据,让基层治理由“独唱”变“合唱”,为乡村再添新画笔。
如今的上海庙镇,文明新风扑面而来,铺张浪费少了,惠民活动多了;矛盾纠纷少了,互帮互助多了;封建迷信少了,崇尚科学多了……未来,上海庙镇将不断探索更有力的措施,提振农牧民精气神,以乡风文明为笔,绘就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让“文明之花”在上海庙镇绚丽绽放。(撰稿:周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