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托克前旗昂素镇坚持做好人才振兴助力乡村振兴工作,建立乡村振兴专家人才工作站,通过开展培训指导、研学实践等各类活动,着力在促进成果转化、推动技术创新上取得新进展,为农业生产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有效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建立人才培育机制,积蓄乡村振兴“动力源”。联同合作高校打造镇级人才孵化基地,依托6名专家人才和36名镇级马兰英才开设“公共课+选修课+导师传帮带”课程12类,构建起“6+36+N”实用人才培训体系,实现乡土人才技术培训的“私人订制”。一年来,昂素镇累计开展线上、线下培训班84期,举办专题讲座10场,入户实践指导12轮次。同时,为拓宽农牧民和在校大学生的视野,提升其实践能力,组织相关人员前往企业和产业一线外出委培10余次,覆盖农牧业人才、新型职业农民达2万余人,有效提升乡土人才综合能力。
创新产业发展模式,锻造乡村振兴“助推器”。以马兰英才激励政策吸引各类人才在本地领办节水灌溉厂、饲料加工厂、种羊场、兽医院等企业,为产业发展注入新鲜血液。目前,全镇已签订企地合作、产才合作协议37份,推动各类人才在生产一线提供零距离科技对接、零时差指导解决、零门槛普惠服务、零费用培训推广服务,促进农牧业朝着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机械化、品牌化方向发展,为农牧民增收致富开辟了新路径。
解决发展实际问题,筑牢乡村振兴“压舱石”。聚焦产业缺乏长期规划、产业链条短缺、科技含量低农牧业抗风险能力低等问题,依托引进的专家教授,通过开展座谈会、实地调研指导等方式,加强了全镇产业链建设的科学性、稳定性。近年来,各类人才协助昂素镇制定《昂素镇长期高质量转型发展规划》,提供柠条饲草料营养配比等建议15类,编制出版并面向农牧民免费发放《家畜疾病诊疗手册》(蒙古文)100册,切实解决乡村发展中的实际问题,保障农牧业健康发展。
展望未来,昂素镇将继续做好人才工作,聚焦产业聚集、企业孵化、融合发展,吸引更多人才资源、科技资源、项目资源向昂素汇聚,赋能“一株柠条”到“一块好肉”全产业链条以及鄂托克前旗特色奶制品产供销一体化建设工程,为夯实乡村振兴成果贡献更多昂素力量。(撰稿:张佳惠)
鄂托克前旗昂素镇坚持做好人才振兴助力乡村振兴工作,建立乡村振兴专家人才工作站,通过开展培训指导、研学实践等各类活动,着力在促进成果转化、推动技术创新上取得新进展,为农业生产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有效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建立人才培育机制,积蓄乡村振兴“动力源”。联同合作高校打造镇级人才孵化基地,依托6名专家人才和36名镇级马兰英才开设“公共课+选修课+导师传帮带”课程12类,构建起“6+36+N”实用人才培训体系,实现乡土人才技术培训的“私人订制”。一年来,昂素镇累计开展线上、线下培训班84期,举办专题讲座10场,入户实践指导12轮次。同时,为拓宽农牧民和在校大学生的视野,提升其实践能力,组织相关人员前往企业和产业一线外出委培10余次,覆盖农牧业人才、新型职业农民达2万余人,有效提升乡土人才综合能力。
创新产业发展模式,锻造乡村振兴“助推器”。以马兰英才激励政策吸引各类人才在本地领办节水灌溉厂、饲料加工厂、种羊场、兽医院等企业,为产业发展注入新鲜血液。目前,全镇已签订企地合作、产才合作协议37份,推动各类人才在生产一线提供零距离科技对接、零时差指导解决、零门槛普惠服务、零费用培训推广服务,促进农牧业朝着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机械化、品牌化方向发展,为农牧民增收致富开辟了新路径。
解决发展实际问题,筑牢乡村振兴“压舱石”。聚焦产业缺乏长期规划、产业链条短缺、科技含量低农牧业抗风险能力低等问题,依托引进的专家教授,通过开展座谈会、实地调研指导等方式,加强了全镇产业链建设的科学性、稳定性。近年来,各类人才协助昂素镇制定《昂素镇长期高质量转型发展规划》,提供柠条饲草料营养配比等建议15类,编制出版并面向农牧民免费发放《家畜疾病诊疗手册》(蒙古文)100册,切实解决乡村发展中的实际问题,保障农牧业健康发展。
展望未来,昂素镇将继续做好人才工作,聚焦产业聚集、企业孵化、融合发展,吸引更多人才资源、科技资源、项目资源向昂素汇聚,赋能“一株柠条”到“一块好肉”全产业链条以及鄂托克前旗特色奶制品产供销一体化建设工程,为夯实乡村振兴成果贡献更多昂素力量。(撰稿:张佳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