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托克前旗敖勒召其镇:赛罕社区实施“新火聚”治理模式,绘就幸福社区新画卷
来源:敖镇
发布时间:2024-08-26 09:33
字号:
打印

  今年以来,赛罕社区聚焦党建引领典范社区建设,实施“新火聚”治理模式,不断深化“康和赛罕”党建品牌建设,通过创新服务思维和模式,不断激发社区治理活力与热情,提升社区居民聚合力、融合度、归属感和幸福指数。

  一、聚合力新火

  坚持“资源共享,共建共治,优势互补,互惠互赢”的原则,健全社区大党委—社区党支部—网格党小组—党员楼栋长“四级”治理体系,从最小单元、最小细胞抓起,实现组织体系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社区现有共驻共建单位20个,在职党员285人。以推行轮值书记、召开联合党委联席会议为桥梁,实现社区工作联商、事务联办、服务联推、难题联破。结合在职党员“双报到、双服务、双融入”工作,深入挖掘双报到力量,小区内全面实行楼栋长制,共推选52名楼栋长、147名单元长,181名在职党员成为兼职网格员,负责常态化走访联系,及时掌握楼栋人员情况以及矛盾纠纷、安全隐患等特殊情况,实现以活力楼组为治理单元。

  二、聚民心火种

  社区全力做好各项普惠性、精准性服务,让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建设“日间照料+居家康复+站点服务”三位一体养老服务站,提供从健康教育到生活照料的全方位医养服务。同时,关注儿童身心健康发展,推出“时间盒子”儿童益智成长项目,打造“儿童绘本阅读沙龙”,开设绘本剧、绘本阅读班等活动20余场次,促进儿童智力和情感发展。此外,依托典范社区建设,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重点改善社区设施和环境,落地实施口袋公园及老旧小区改造,换热站新建等项目,以提升居住品质和居民满意度。

  三、聚网格烈焰

  以网格化治理为载体,将分散的资源和力量集中起来,促进社区服务质量与效率有明显地提升。不断健全完善党组织领导下的“居委会+物业公司+业委会”联席会议机制,按照“周周碰、月月议、季季评”的程序,做实物业服务“监督评价、督促整改”等工作,畅通物业公司“优胜劣汰”渠道。此外,社区还搭建了“一室四平台”:协商议事室解决公共利益问题;暖心议事会调解邻里纠纷;好大姐婚姻调解组织处理家庭和婚恋问题;红色业委议事厅倾听业主诉求;银龄驿站法律顾问团队处理产权物权法律议题,用“情理法”解开千千结。

  四、聚文化新芒

  为弘扬传统文化,传承民族精神,社区成立了由退休教师组成的“芳龄工作室”,定期组织居民开展民族手工艺品制作。在老年大学开设“八段锦”“剪纸”“书法”“红歌”等多类精品课堂,居民可以在家门口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同时,大力倡导书香文化,提升居民素养。依托各小区党群服务站,建立红色书屋,定期举办“读书日”“阅读月”等主题活动,营造全民阅读的良好氛围。

  五、聚志愿微光

  作为志愿服务的主阵地、主场景,社区通过建立“5+N+1”的志愿服务体系,引导居民参与志愿服务,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成立“银龄帮帮团”“法律顾问”“美家美户”等志愿服务队伍8支。开展小家电维修、“小剪爱”义剪、爱心义诊、法律服务进社区、露天电影院等志愿服务项目。为肯定积极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的志愿者,促进志愿服务活动的健康有序开展,实行志愿者积分制度,对志愿者的志愿服务进行量化积分,所得积分累计额可兑换相应分值的物资或服务,推动志愿服务事业形成良性循环运作。

  赛罕社区将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优化服务内容、创新服务方式、提高服务效率,为居民提供全方位、多层次、高质量的服务保障。通过这样的服务理念和实践,让社区成为居民安居乐业的温馨家园。(撰稿:刘永强)

相关附件下载
转载声明:转载请注明出处并做回链
鄂托克前旗敖勒召其镇:赛罕社区实施“新火聚”治理模式,绘就幸福社区新画卷
来源:敖镇
发布时间:2024-08-26 09:33

  今年以来,赛罕社区聚焦党建引领典范社区建设,实施“新火聚”治理模式,不断深化“康和赛罕”党建品牌建设,通过创新服务思维和模式,不断激发社区治理活力与热情,提升社区居民聚合力、融合度、归属感和幸福指数。

  一、聚合力新火

  坚持“资源共享,共建共治,优势互补,互惠互赢”的原则,健全社区大党委—社区党支部—网格党小组—党员楼栋长“四级”治理体系,从最小单元、最小细胞抓起,实现组织体系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社区现有共驻共建单位20个,在职党员285人。以推行轮值书记、召开联合党委联席会议为桥梁,实现社区工作联商、事务联办、服务联推、难题联破。结合在职党员“双报到、双服务、双融入”工作,深入挖掘双报到力量,小区内全面实行楼栋长制,共推选52名楼栋长、147名单元长,181名在职党员成为兼职网格员,负责常态化走访联系,及时掌握楼栋人员情况以及矛盾纠纷、安全隐患等特殊情况,实现以活力楼组为治理单元。

  二、聚民心火种

  社区全力做好各项普惠性、精准性服务,让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建设“日间照料+居家康复+站点服务”三位一体养老服务站,提供从健康教育到生活照料的全方位医养服务。同时,关注儿童身心健康发展,推出“时间盒子”儿童益智成长项目,打造“儿童绘本阅读沙龙”,开设绘本剧、绘本阅读班等活动20余场次,促进儿童智力和情感发展。此外,依托典范社区建设,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重点改善社区设施和环境,落地实施口袋公园及老旧小区改造,换热站新建等项目,以提升居住品质和居民满意度。

  三、聚网格烈焰

  以网格化治理为载体,将分散的资源和力量集中起来,促进社区服务质量与效率有明显地提升。不断健全完善党组织领导下的“居委会+物业公司+业委会”联席会议机制,按照“周周碰、月月议、季季评”的程序,做实物业服务“监督评价、督促整改”等工作,畅通物业公司“优胜劣汰”渠道。此外,社区还搭建了“一室四平台”:协商议事室解决公共利益问题;暖心议事会调解邻里纠纷;好大姐婚姻调解组织处理家庭和婚恋问题;红色业委议事厅倾听业主诉求;银龄驿站法律顾问团队处理产权物权法律议题,用“情理法”解开千千结。

  四、聚文化新芒

  为弘扬传统文化,传承民族精神,社区成立了由退休教师组成的“芳龄工作室”,定期组织居民开展民族手工艺品制作。在老年大学开设“八段锦”“剪纸”“书法”“红歌”等多类精品课堂,居民可以在家门口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同时,大力倡导书香文化,提升居民素养。依托各小区党群服务站,建立红色书屋,定期举办“读书日”“阅读月”等主题活动,营造全民阅读的良好氛围。

  五、聚志愿微光

  作为志愿服务的主阵地、主场景,社区通过建立“5+N+1”的志愿服务体系,引导居民参与志愿服务,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成立“银龄帮帮团”“法律顾问”“美家美户”等志愿服务队伍8支。开展小家电维修、“小剪爱”义剪、爱心义诊、法律服务进社区、露天电影院等志愿服务项目。为肯定积极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的志愿者,促进志愿服务活动的健康有序开展,实行志愿者积分制度,对志愿者的志愿服务进行量化积分,所得积分累计额可兑换相应分值的物资或服务,推动志愿服务事业形成良性循环运作。

  赛罕社区将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优化服务内容、创新服务方式、提高服务效率,为居民提供全方位、多层次、高质量的服务保障。通过这样的服务理念和实践,让社区成为居民安居乐业的温馨家园。(撰稿:刘永强)

相关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