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托克前旗人社局:“多维度”发力,扎实推进法治人社建设
来源:鄂前旗人社局
发布时间:2024-12-04 17:22
字号:
打印

  2024年,旗人社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紧扣人社领域各项工作重点,立足学法、普法、执法、用法四个方面,持续加大法治人社建设力度,为推进人社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法治保障。

  (一)坚持落实学法用法,拓宽法治建设“深度”。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把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列入党组会第一议题、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重点学习内容,引导党员干部职工深刻领悟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核心要义,将实际工作和习近平法治思想结合起来,坚持用习近平法治思想武装头脑、推动工作。

  (二)强化普法宣传教育,延伸法治建设“广度”。线上线下同频发力,将普法宣传触角不断延伸到每一名劳动者,线上以旗人社局官方微信公众号为平台,开设“普法宣传”专栏,围绕农牧民工、大学生、灵活就业等群体定期推送《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工伤保险条例》《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等法律法规,引导劳动就业人员增强法治观念、树立依法维权意识、提高依法维权能力。线下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普法宣传活动。联合能源、住建、司法、工会等部门在企业开展各类普法宣讲16场次,发放宣传资料、宣传品8000余份,覆盖农牧民工近8000人。选树推广“安薪项目”2个,将在建工程领域关于农牧民工工资支付好经验、好做法,全力推广,形成示范带动作用。

  (三)聚焦规范行政执法,增强法治建设“力度”。强化风险防控,筑牢基金监管安全防线,确保基金安全平稳运行。一是强化风险排查,筑牢基金监管“防护墙”。常态化开展各类疑点数据核查工作,建立问题台账,逐一比对核查,细化举措,推动问题整改“见底”“清零”,扎实推进基金监管工作。二是强化制度建设,拧紧内控管理“安全阀”。严格落实岗位权限管理机制,采用查看系统、数据核查等方式,对发现的疑点数据及时进行核实,对违规领取待遇的按照政策予以追缴,不断健全完善风险防控体系。加强制度建设和内部稽核,进一步完善退休资格认定、养老金支付监管程序,实现养老金发放的制度化、规范化,形成了相互监督、相互促进的工作模式。三是强化法纪意识,常敲风险防控“警示钟”。坚持常态化开展基金安全管理警示教育,通过观看典型案例、以身边人身边事敲响警钟,引导干部职工进一步增强廉政意识、风险意识和法纪意识,时刻绷紧基金安全这根弦,以零容忍态度严厉打击欺诈骗保、套保等违法行为,为社保基金安全平稳高效运作提供有力“护航”。

  (四)优化法治人社服务,增加法治建设“温度”。坚持将“刀刃向内”做减法、优化服务提升效能。一是以“便捷、高效、优质”服务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小窗口、大服务”的理念,实现第一批高频、面广、问题多的“一件事”高效办理。2024年,人社服务窗口总受理业务4965件,“一件事一次办”窗口,累计办理“一件事”套餐36件,办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请销假备案412件,时限内业务事项办结率和群众满意率达100%。二是延伸工作阵地优化服务,打造温暖便捷的政务环境。将工作阵地延伸到群众身边,组织窗口工作人员通过工作日延长工作时间、周六日开放窗口、为行动不便的办事群众上门开展亲情化服务等方式开展延时服务83起。三是积极探索新的服务形式,通过“政务+直播”宣传模式,开启政策宣传“云服务”,将业务骨干变政策主播,让人社政策走进百姓生活,为群众和企业提供零距离服务。(撰稿:苗文馨)

相关附件下载
转载声明:转载请注明出处并做回链
鄂托克前旗人社局:“多维度”发力,扎实推进法治人社建设
来源:鄂前旗人社局
发布时间:2024-12-04 17:22

  2024年,旗人社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紧扣人社领域各项工作重点,立足学法、普法、执法、用法四个方面,持续加大法治人社建设力度,为推进人社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法治保障。

  (一)坚持落实学法用法,拓宽法治建设“深度”。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把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列入党组会第一议题、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重点学习内容,引导党员干部职工深刻领悟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核心要义,将实际工作和习近平法治思想结合起来,坚持用习近平法治思想武装头脑、推动工作。

  (二)强化普法宣传教育,延伸法治建设“广度”。线上线下同频发力,将普法宣传触角不断延伸到每一名劳动者,线上以旗人社局官方微信公众号为平台,开设“普法宣传”专栏,围绕农牧民工、大学生、灵活就业等群体定期推送《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工伤保险条例》《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等法律法规,引导劳动就业人员增强法治观念、树立依法维权意识、提高依法维权能力。线下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普法宣传活动。联合能源、住建、司法、工会等部门在企业开展各类普法宣讲16场次,发放宣传资料、宣传品8000余份,覆盖农牧民工近8000人。选树推广“安薪项目”2个,将在建工程领域关于农牧民工工资支付好经验、好做法,全力推广,形成示范带动作用。

  (三)聚焦规范行政执法,增强法治建设“力度”。强化风险防控,筑牢基金监管安全防线,确保基金安全平稳运行。一是强化风险排查,筑牢基金监管“防护墙”。常态化开展各类疑点数据核查工作,建立问题台账,逐一比对核查,细化举措,推动问题整改“见底”“清零”,扎实推进基金监管工作。二是强化制度建设,拧紧内控管理“安全阀”。严格落实岗位权限管理机制,采用查看系统、数据核查等方式,对发现的疑点数据及时进行核实,对违规领取待遇的按照政策予以追缴,不断健全完善风险防控体系。加强制度建设和内部稽核,进一步完善退休资格认定、养老金支付监管程序,实现养老金发放的制度化、规范化,形成了相互监督、相互促进的工作模式。三是强化法纪意识,常敲风险防控“警示钟”。坚持常态化开展基金安全管理警示教育,通过观看典型案例、以身边人身边事敲响警钟,引导干部职工进一步增强廉政意识、风险意识和法纪意识,时刻绷紧基金安全这根弦,以零容忍态度严厉打击欺诈骗保、套保等违法行为,为社保基金安全平稳高效运作提供有力“护航”。

  (四)优化法治人社服务,增加法治建设“温度”。坚持将“刀刃向内”做减法、优化服务提升效能。一是以“便捷、高效、优质”服务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小窗口、大服务”的理念,实现第一批高频、面广、问题多的“一件事”高效办理。2024年,人社服务窗口总受理业务4965件,“一件事一次办”窗口,累计办理“一件事”套餐36件,办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请销假备案412件,时限内业务事项办结率和群众满意率达100%。二是延伸工作阵地优化服务,打造温暖便捷的政务环境。将工作阵地延伸到群众身边,组织窗口工作人员通过工作日延长工作时间、周六日开放窗口、为行动不便的办事群众上门开展亲情化服务等方式开展延时服务83起。三是积极探索新的服务形式,通过“政务+直播”宣传模式,开启政策宣传“云服务”,将业务骨干变政策主播,让人社政策走进百姓生活,为群众和企业提供零距离服务。(撰稿:苗文馨)

相关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