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托克前旗应急管理局:提升应急管理“六个”能力,筑牢安全防线底线
来源:鄂前旗应急管理局
发布时间:2024-12-03 16:18
字号:
打印

  “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基层是应急管理工作的落脚点,是防灾减灾救灾的第一线。

  近年来,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鄂托克前旗立足实际,聚焦主责主业,以夯实基层应急能力为抓手,以构建“大安全”“大应急”框架为主线,系好“安全带”、紧绷“安全弦”、织密“安全网”,推动应急管理工作力量下沉、保障下倾、关口前移,夯实社会安全基石,多举措确保全旗安全形势稳定向好,以高水平安全服务全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加强应急联动能力建设,提升组织指挥能力

  随着机构改革工作推进,该旗整合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强化集中统一领导,逐步将应急管理部门与能源、林草、自然资源、发改等职能部门监管职责理清晰,理顺了“两委三部”的组织、协调和指导工作职责,建立健全基层协调机制,形成上下联动、左右协同的应急管理格局。

  建立跨部门多领域协作联动机制,制定了《鄂托克前旗应急联动机制》以及应急联席会议制度、应急联络工作制度以及应急值班值守工作制度等,乡镇建立了应急指挥议事机构,定期召开分析研判会,实时传递应急信息,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提高决策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形成了集中统一处理自然灾害和事故灾难突发事件工作合力。

  二、强化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提升风险防范能力

  鄂托克前旗建设了以旗消防救援大队为主、企业专职消防队为补充的应急救援队伍模式,依托旗消防救援大队,组建2支地方消防救援队、1支森林草原防灭火半专业队伍。该旗部分企业像盛鲁电厂等组建6支企业专职救援队伍,专职人员达198人。旗应急管理局积极协调各镇建立了1支以民兵为主的兼职应急救援队伍。以规范管理、专常兼备、统一指挥、协同联动为原则,强化全旗应急救援力量的建设和管理,打造反应灵敏、本领高强的社会应急救援队伍,提升各类突发性事件的应急救援处置能力和综合实力。

  三、建立多渠道监测预警叫应平台,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本着高效便民原则,该旗相继推广应用了应急指挥综合业务系统、应急资源管理平台、“互联网+执法”系统、应急指挥视频调度系统和重大危险源监测预警等平台。依托内蒙古自治区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测预警系统,对旗6家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12处重大危险源的压力、液位、温度、可燃气体等数据实施在线监测预警;依托鄂托克前旗安全生产信息化监控系统,对42家危化、非煤矿山企业的重点部位进行24小时实时监控,对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等实行双线安全监管;依托各级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掌上安全生产网格化监管平台等多媒体,构建多渠道基层预警信息平台和预警叫应机制,形成应急常识、极端天气及自然灾害预警、“叫应”一体化服务平台,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共用。

  四、完善应急预案体系,提升队伍实战能力

  2024年,旗应急管理局牵头制定并印发了《鄂托克前旗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按照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社会安全、应急保障等5个类别,分别组织旗能源、财政、应急、市场监督等部门制定完善了各专项应急预案,要求企业要量身定做应急预案并按期进行备案审查。今年以来该旗53家企业完成应急预案备案,实战演练让安全防范常态化。

  今年以来,全旗组织开展防汛抗旱、煤矿防火、天然气管道刺漏等各类演练活动220场次,其中五月份在上海庙长城三矿组织开展了全旗政企联合应急预案演练活动,上海庙经济开发区和各镇组织开展5场演练活动,进一步检验了预案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增强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和实战能力。

  五、构建应急物资储备管理体系,提升应急保障能力

  鄂托克前旗按照应急物资“定点储存、专项管理、应急为主、无偿使用”原则,对该旗人防疏散综合训练基地一楼进行改造建设,建成鄂托克前旗应急物资储备库,可满足全旗应急救灾、抢险救援、医疗卫生等多种类物资储备需求。目前已集中储备发改、住建、水利等8个部门物资180类28万件,实现全旗应急物资统一管理、灵活调度使用。同时,各镇建立了较为完备的物资储备库。为确保应急物资供应及时高效,建立了统筹协调、分级负责、属地为主的工作机制,指派专人负责物资库的日常运行、管理维护等工作,遇紧急突发事件时,相关责任人第一时间调拨物资,为处置突发事件提供有利环境,打通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建设“最后一公里”。

  六、强化安全宣传教育,提升全民安全防范能力

  通过政企联合、专题培训、集中宣传等方式,鄂托克前旗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月启动日、安全生产咨询日、安康杯知识竞赛以及防灾减灾周等大型群体宣传教育活动,设置平安交通、平安消防等“有颜值有内涵”的安全生产科普知识宣传“集市”,广泛普及各类生产安全知识和应急常识;借助网站、电视、“i前旗”APP、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多形式宣传安全知识、传授安全技能;通过敲门入户讲安全、走街串巷送安全、现场教学保安全,手把手传授安全秘籍、面对面赠送安全锦囊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五进”宣传活动,提高群众安全意识、自防自救能力和安全主动性,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转变,达到“教育一人、带动一家、影响全社会”的目的,全力筑牢基层“安全线”。(撰稿:阿梅)

相关附件下载
转载声明:转载请注明出处并做回链
鄂托克前旗应急管理局:提升应急管理“六个”能力,筑牢安全防线底线
来源:鄂前旗应急管理局
发布时间:2024-12-03 16:18

  “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基层是应急管理工作的落脚点,是防灾减灾救灾的第一线。

  近年来,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鄂托克前旗立足实际,聚焦主责主业,以夯实基层应急能力为抓手,以构建“大安全”“大应急”框架为主线,系好“安全带”、紧绷“安全弦”、织密“安全网”,推动应急管理工作力量下沉、保障下倾、关口前移,夯实社会安全基石,多举措确保全旗安全形势稳定向好,以高水平安全服务全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加强应急联动能力建设,提升组织指挥能力

  随着机构改革工作推进,该旗整合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强化集中统一领导,逐步将应急管理部门与能源、林草、自然资源、发改等职能部门监管职责理清晰,理顺了“两委三部”的组织、协调和指导工作职责,建立健全基层协调机制,形成上下联动、左右协同的应急管理格局。

  建立跨部门多领域协作联动机制,制定了《鄂托克前旗应急联动机制》以及应急联席会议制度、应急联络工作制度以及应急值班值守工作制度等,乡镇建立了应急指挥议事机构,定期召开分析研判会,实时传递应急信息,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提高决策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形成了集中统一处理自然灾害和事故灾难突发事件工作合力。

  二、强化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提升风险防范能力

  鄂托克前旗建设了以旗消防救援大队为主、企业专职消防队为补充的应急救援队伍模式,依托旗消防救援大队,组建2支地方消防救援队、1支森林草原防灭火半专业队伍。该旗部分企业像盛鲁电厂等组建6支企业专职救援队伍,专职人员达198人。旗应急管理局积极协调各镇建立了1支以民兵为主的兼职应急救援队伍。以规范管理、专常兼备、统一指挥、协同联动为原则,强化全旗应急救援力量的建设和管理,打造反应灵敏、本领高强的社会应急救援队伍,提升各类突发性事件的应急救援处置能力和综合实力。

  三、建立多渠道监测预警叫应平台,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本着高效便民原则,该旗相继推广应用了应急指挥综合业务系统、应急资源管理平台、“互联网+执法”系统、应急指挥视频调度系统和重大危险源监测预警等平台。依托内蒙古自治区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测预警系统,对旗6家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12处重大危险源的压力、液位、温度、可燃气体等数据实施在线监测预警;依托鄂托克前旗安全生产信息化监控系统,对42家危化、非煤矿山企业的重点部位进行24小时实时监控,对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等实行双线安全监管;依托各级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掌上安全生产网格化监管平台等多媒体,构建多渠道基层预警信息平台和预警叫应机制,形成应急常识、极端天气及自然灾害预警、“叫应”一体化服务平台,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共用。

  四、完善应急预案体系,提升队伍实战能力

  2024年,旗应急管理局牵头制定并印发了《鄂托克前旗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按照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社会安全、应急保障等5个类别,分别组织旗能源、财政、应急、市场监督等部门制定完善了各专项应急预案,要求企业要量身定做应急预案并按期进行备案审查。今年以来该旗53家企业完成应急预案备案,实战演练让安全防范常态化。

  今年以来,全旗组织开展防汛抗旱、煤矿防火、天然气管道刺漏等各类演练活动220场次,其中五月份在上海庙长城三矿组织开展了全旗政企联合应急预案演练活动,上海庙经济开发区和各镇组织开展5场演练活动,进一步检验了预案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增强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和实战能力。

  五、构建应急物资储备管理体系,提升应急保障能力

  鄂托克前旗按照应急物资“定点储存、专项管理、应急为主、无偿使用”原则,对该旗人防疏散综合训练基地一楼进行改造建设,建成鄂托克前旗应急物资储备库,可满足全旗应急救灾、抢险救援、医疗卫生等多种类物资储备需求。目前已集中储备发改、住建、水利等8个部门物资180类28万件,实现全旗应急物资统一管理、灵活调度使用。同时,各镇建立了较为完备的物资储备库。为确保应急物资供应及时高效,建立了统筹协调、分级负责、属地为主的工作机制,指派专人负责物资库的日常运行、管理维护等工作,遇紧急突发事件时,相关责任人第一时间调拨物资,为处置突发事件提供有利环境,打通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建设“最后一公里”。

  六、强化安全宣传教育,提升全民安全防范能力

  通过政企联合、专题培训、集中宣传等方式,鄂托克前旗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月启动日、安全生产咨询日、安康杯知识竞赛以及防灾减灾周等大型群体宣传教育活动,设置平安交通、平安消防等“有颜值有内涵”的安全生产科普知识宣传“集市”,广泛普及各类生产安全知识和应急常识;借助网站、电视、“i前旗”APP、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多形式宣传安全知识、传授安全技能;通过敲门入户讲安全、走街串巷送安全、现场教学保安全,手把手传授安全秘籍、面对面赠送安全锦囊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五进”宣传活动,提高群众安全意识、自防自救能力和安全主动性,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转变,达到“教育一人、带动一家、影响全社会”的目的,全力筑牢基层“安全线”。(撰稿:阿梅)

相关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