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鄂托克前旗高度重视退役军人和双拥工作,始终把创新国防教育载体、深入开展双拥宣传作为工作重点,扎实开展习近平强军思想和全民国防宣传教育活动,形成了教育平台促推广、宣传形式多维度、实践活动重实效的全域性宣传格局。
明确重点 创新教育载体
拓展双拥宣传“深度”
鄂托克前旗树立牢固的国防观和双拥观,健全完善了双拥制度新体系,不断加大自治区双拥模范城(旗)创建宣传力度,积极拓展宣教领域、创新宣教方式、提高宣教实效。
坚持把国防教育纳入全旗教育体系,列入旗政府工作及宣传教育、文化等政府职能部门的工作计划。立足革命老区独特的红色文化资源,把开展国防教育、民兵训练融入到全旗红色培训、红色研学事业发展链条中,建成“1+6”红色培训教育基地、全国首个地市级国防教育馆、烈士纪念广场,打造双拥共建一条街、双拥主题公园、双拥主题广场,搭建起集理论教学、军事训练、野外拉练、拓展训练、国防教育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研学体系,先后组织机关党员干部、中小学生接受革命传统教育36万人次,并成功挂牌自治区级国防教育示范基地。
找准看点 创新实践活动
延伸双拥宣传“广度”
充分利用“元旦”“春节”、高考、建军节、“国庆节”、征兵及国防教育日等双拥宣传的关键时期,通过“报、网、端、微、屏”等媒体,多渠道、多视角、全方位宣传双拥工作,同时加强军地沟通与联谊,开展座谈交流、走访慰问、文艺演出、红色教育等形式多样的双拥活动和纪念活动。
大力营造爱国拥军、尊崇军人的浓厚氛围,引导动员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拥军优属工作,充分释放蕴藏在群众中的热情和潜能,在公共服务场所设置现役军人依法优先服务标识,200余家“爱国拥军示范企业(店)”为军人军属提供优待服务,先后举办双拥和国防教育政策宣传、老兵宣讲、知识竞赛、摄影书画比赛等120场次,开展送政策、图书、演出、健康等进军营活动30余次。坚持把双拥文化作品创作列为宣传教育重点工作来抓,先后编排了《昆仑巍巍》《旗帜》《骑兵舞》《石榴红了》等优秀双拥文化剧目,其中大型音乐剧《石榴红了》,荣获第15届内蒙古草原文化节优秀剧目金奖,走进人民大会堂进行演出,极大地激发了老区人民的拥军热情。全社会逐渐形成关心国防、支持国防的共识,社会拥军氛围愈加浓厚,个人、家庭和国家紧密连接。
展示亮点 创新宣传形式
提升双拥宣传“热度”
鄂托克前旗不断创新双拥宣传形式,在组织双拥宣传工作中,紧扣双拥工作时代主题和时代特征,注意挖掘培育先进典型,充分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
开展双拥先进典型选树学习宣传活动,先后涌现出全国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百名优秀主任1名,全区模范个人2名,全区“最美拥军企业”1个,全市最美退役军人3名,拥军人物2名,旗级典型个人65名,单位、企业16家。精选百名退役军人“排头兵”充分发挥思想教育“宣传员”、就业创业“教导员”、为民服务“勤务员”、走访联系“联络员”“四员”作用,团结带领广大退役军人成为基层社会治理、文明城市创建、服务地方发展的重要力量,康波等5名退役军人采用“合作社+基地+农牧户+商铺”的模式,带动15户中小养殖户抱团发展,用典型引路,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有力。
下一步,鄂托克前旗党政军民将继续弘扬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优良传统,赓续红色血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巩固和发展“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军政军民关系,让崇军拥军蔚然成风,持续擦亮“自治区双拥模范旗”的金字招牌。
近年来,鄂托克前旗高度重视退役军人和双拥工作,始终把创新国防教育载体、深入开展双拥宣传作为工作重点,扎实开展习近平强军思想和全民国防宣传教育活动,形成了教育平台促推广、宣传形式多维度、实践活动重实效的全域性宣传格局。
明确重点 创新教育载体
拓展双拥宣传“深度”
鄂托克前旗树立牢固的国防观和双拥观,健全完善了双拥制度新体系,不断加大自治区双拥模范城(旗)创建宣传力度,积极拓展宣教领域、创新宣教方式、提高宣教实效。
坚持把国防教育纳入全旗教育体系,列入旗政府工作及宣传教育、文化等政府职能部门的工作计划。立足革命老区独特的红色文化资源,把开展国防教育、民兵训练融入到全旗红色培训、红色研学事业发展链条中,建成“1+6”红色培训教育基地、全国首个地市级国防教育馆、烈士纪念广场,打造双拥共建一条街、双拥主题公园、双拥主题广场,搭建起集理论教学、军事训练、野外拉练、拓展训练、国防教育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研学体系,先后组织机关党员干部、中小学生接受革命传统教育36万人次,并成功挂牌自治区级国防教育示范基地。
找准看点 创新实践活动
延伸双拥宣传“广度”
充分利用“元旦”“春节”、高考、建军节、“国庆节”、征兵及国防教育日等双拥宣传的关键时期,通过“报、网、端、微、屏”等媒体,多渠道、多视角、全方位宣传双拥工作,同时加强军地沟通与联谊,开展座谈交流、走访慰问、文艺演出、红色教育等形式多样的双拥活动和纪念活动。
大力营造爱国拥军、尊崇军人的浓厚氛围,引导动员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拥军优属工作,充分释放蕴藏在群众中的热情和潜能,在公共服务场所设置现役军人依法优先服务标识,200余家“爱国拥军示范企业(店)”为军人军属提供优待服务,先后举办双拥和国防教育政策宣传、老兵宣讲、知识竞赛、摄影书画比赛等120场次,开展送政策、图书、演出、健康等进军营活动30余次。坚持把双拥文化作品创作列为宣传教育重点工作来抓,先后编排了《昆仑巍巍》《旗帜》《骑兵舞》《石榴红了》等优秀双拥文化剧目,其中大型音乐剧《石榴红了》,荣获第15届内蒙古草原文化节优秀剧目金奖,走进人民大会堂进行演出,极大地激发了老区人民的拥军热情。全社会逐渐形成关心国防、支持国防的共识,社会拥军氛围愈加浓厚,个人、家庭和国家紧密连接。
展示亮点 创新宣传形式
提升双拥宣传“热度”
鄂托克前旗不断创新双拥宣传形式,在组织双拥宣传工作中,紧扣双拥工作时代主题和时代特征,注意挖掘培育先进典型,充分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
开展双拥先进典型选树学习宣传活动,先后涌现出全国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百名优秀主任1名,全区模范个人2名,全区“最美拥军企业”1个,全市最美退役军人3名,拥军人物2名,旗级典型个人65名,单位、企业16家。精选百名退役军人“排头兵”充分发挥思想教育“宣传员”、就业创业“教导员”、为民服务“勤务员”、走访联系“联络员”“四员”作用,团结带领广大退役军人成为基层社会治理、文明城市创建、服务地方发展的重要力量,康波等5名退役军人采用“合作社+基地+农牧户+商铺”的模式,带动15户中小养殖户抱团发展,用典型引路,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有力。
下一步,鄂托克前旗党政军民将继续弘扬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优良传统,赓续红色血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巩固和发展“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军政军民关系,让崇军拥军蔚然成风,持续擦亮“自治区双拥模范旗”的金字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