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托克前旗新上海一号煤矿:三化融合推进现代化煤矿高质量发展
来源:鄂前旗应急管理局
发布时间:2024-10-12 14:33
字号:
打印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关于能源行业高质量发展一系列部署要求,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到矿井生产各环节、全过程,处理好安全生产、智能高效、绿色发展间的关系,深度推进“三化融合”现代化煤矿建设,全力保证能源安全可靠供应,加快传统能源开采智慧转型,倾力打造绿色矿井,不断向能源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

  一、安全保供,标准先行

  新上海一号煤矿立足新发展阶段、构建新发展格局。不断优化标准化治理结构,增强标准化治理效能,加快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持续改进、动态达标。始终坚持将能源保供任务建立在安全的基础上,久久为功,常抓不懈。

  (一)定目标、建组织,全面落实安全责任

  结合矿井实际情况,明确安全生产标准化的职责分工和工作内容,强化工作要求,夯实以安全促生产、以生产增效益的工作目标,带动全矿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建设工作向纵深发展。

  (二)树理念、抓践行,全面提升安全意识

  矿井始终秉承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的思想,通过不断在实践工作中总结和提炼,形成了具有矿井特色的“1231”安全理念,通过在井口文化长廊展示和日常教育培训宣贯,促使全体职工能够理解、认同并践行本单位的安全生产理念,并将安全生产理念贯穿于安全生产决策、管理、执行的全过程。

  (三)抓培训、强警示,全面提升安全素质

  紧紧围绕“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培训理念,一是制定下发了安全培训管理制度、年度安全培训计划,并认真抓好日常教育培训,“三项人员”和其他从业人员均做到了持证上岗。二是日常采用“考试宝”软件,定期组织人员对矿井作业规程、上级下发文件、安管人员题库等进行抽查考试,强化素质提升,组织开展“总工大讲堂”,讲标准、讲规范。三是强化警示教育。矿井每月、工区每周开展一次警示教育,做到用别人事故警示自己。四是开展“以案说法”活动,同时利用“卡、表、册”安全管理手段,强化安全确认制度,培育本质安全人。

  (四)抓精品、树典型,全面打造本质安全

  一是做好顶层思维设计,全员抓工程质量管理,成立质量办公室,抓实现场工程质量,固定人员,锁定标准,公平公正,通过旬检查、月验收从而管控质量过程;每班分两次对安全隐患、质量标准进行评分,从而抓住工程质量和安全环境的牛鼻子。二是构建“总工程师抓设计、生产矿长抓创建、安全总监抓验收”的责任体系,开展跑冒滴漏、小水治理、图牌板吊挂、记录填写等专项整治工作。

  (五)控风险、抓预防,全面实现重心前移

  一是建立以总工程师为首的“专家辨识定措施”、以生产矿长为首的“专业管控抓落实”、以安全总监为首的“安监监督抓考核”“三位一体”风险辨识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做到风险辨识及隐患排查到位、层级管控治理到位、监督检查考核到位。二是坚持技术排查和现场排查相结合。根据每月生产接续,做好月度风险辨识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同时制定《安全生产变化管理制度》,对现场环境、生产工艺等条件出现变化的,由分管领导、总工程师组织职能部室及工区负责人召开现场会,按照重新辨识—完善措施—现场落实—监督考核的流程,实现动态循环管控。

  (六)抓落实、夯基础,全面落实流程管控

  一是深化“四薄”排查管理,针对薄弱人物排查,进行全员排查并记录,做到分级分层管控;同时建立班前会、薄弱人物排查日常评比考核制度。二是针对夜班薄弱时间,执行井上、下安全督查小分队,井上检查原煤运输系统,井下分区域、分小组重点对岗位工、辅助工等工种进行监督检查,每天早调度会通报上岗和检查情况,根据检查问题质量、制止违章情况等每周评比考核。三是抓实行为违章管控,针对严重违章、行为违章的职工,组织开展“三违”培训教育,撰写反思检讨报告,并在井口大屏亮相公示。同时组织协管女职工对其谈心谈话、与家属视频连线,增强职工自主保安意识。四是组织开展安全总监参加安监员班前会、每天例会,全面剖析现场存在安全风险隐患,强调安全注意事项,部署安全管控重点。

  二、增产拓能,智慧领航

  变革生产方式,降低运营成本,实现效率提升。用智能化力量,助力生产效率和质量显著提升,引领企业生产模式迈向新高度,绘制出一条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

  (一)智能采掘工作面

  一是建成“可视化远程控制”的智能化综采工作面,配备记忆截割和远程控制采煤机、变频一体驱动刮板输送机及重型装备液压支架,运输采用变频驱动胶带输送机,实现自动跟机移架、采煤机记忆截割、自动割三角煤、刮板输送机煤量预警常态化应用,矿井先进产能得到充分释放。二是建设了“掘进机+机载液压临时支护+加长加宽二运+串车挪移装置+干式除尘风机+永磁电动滚筒胶带运输机+无轨胶轮车+底层皮带自动上砂石料运输+湿式混凝土喷射机+单轨吊+防爆柴油机小型单轨吊机车”快速掘进作业线。

  (二)智能化选煤厂

  一是智能化选煤厂生产环节实现自动化控制与检测,设备实现远程操控、一键启停,建有视频监控系统,对关键设备和关键环节实现监控。二是建有设备在线诊断预警系统,实现电机、减速机等设备及仪器的电流检测、温度检测、振动检测、故障预警及信息共享。三是建设无源在线灰水仪,检测原煤煤质情况,在主要胶带输送机安装选煤厂产量计量系统,建立起计量终端,可以对产品管理提供有力技术和数据支撑,实现远程实时在线计质计量。

  (三)智能化安全管控系统

  安全生产智能管控平台采用最新的空间信息、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技术,建立高精度全矿区地质、机电、巷道透明化模型,结合虚拟现实技术、矿山安全生产技术、三维建模技术构建透明化矿区,提高防灾救灾能力和安全管理水平。保证矿井数据来源的唯一性、关联性和共享性,提高数据质量。建设有水文、矿压微震监测、安全监测监控、视频监控、人员精准定位等子系统,实现安全信息预测预警、数据联动功能。

  (四)智能化信息系统

  一是建设了华为模块化数据中心机房,搭建万兆工业高速环网,部署联想超融合云平台,利用虚拟主机,实现各子系统在云服务器中高速、稳定运行。以万兆环网为数据传输通道,综合自动化建设为基础,在井下装备74套WiFi基站,构建了网络化、信息化安全生产综合管控平台,实现了矿井安全、生产、调度等专业的综合智能管控,将管理重心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集约型转变。二是高规格建成“智能管控+数据共享”型矿井智能控制中心。全力打造出了彰显新上海一号煤矿特色的智能矿山指挥中心,集“智能显示+智慧互动+分布式控制”于一体,实现了超高清画面传输、超低传输延时的效果,为矿井安全生产决策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

  (五)智能化保障系统

  一是供电系统建有智能电力监控系统,实现井上下变电所高低压远程监控、“四遥”、防越级和电能质量监测等功能;通压风系统实现了通风机一键启停、反风和倒机,通风机、压风机状态在线监测和远程控制功能。二是主副提升系统采用全自动控制系统,实现主提升系统的全自动运行和无人值守。三是排水系统实现了远程开泵、水泵轮巡和无人值守。四是主运系统各转载点安装高清摄像仪,实现无人值守。五是辅助运输调度监控系统实现了车辆精准定位、车况实时监测、远程调度、物料流程管理等功能,提高运输效率。

  (六)智能化园区

  集智能运销、门禁(人、车)、各技术系统、设备系统等,构建“人财物一体、产运销一体、业务全面互联互通”的智能化经营管理平台,覆盖管理决策、财务、生产、人力、物资、机电、计划预算、安环、调度、项目管理等领域。

  三、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打好生态“组合拳”,绘就美丽新画卷,紧密围绕绿色矿井标准体系,扎实推进绿色矿井建设。

  (一)绿化矿区,打造美丽家园

  2022年以来对矿区内外进行绿化,栽种垂柳、旱柳、块柏、果树共计约53000棵。对矿区进行亮化、绿化、美化、硬化提升,对矿区道路沿石进行修复修缮,打造绿色矿区,以打造园林式矿井为目标,提高职工幸福感、归属感。

  (二)节能减排,推进新能源利用

  大力推进新能源利用,利用太阳能发电代替传统的火力发电,年平均利用光伏发电约954万度,减少碳排放41725.19吨/年。

  (三)煤电联营,优化产业结构

  促进煤电联营,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与国电电力双维内蒙古上海庙能源有限公司达成合作,2023年10月建设一条蒸汽管道用于矿井冬季供暖,使用电厂蒸汽代替锅炉供暖,减少锅炉烟气污染物排放,可减少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排放量共计18吨/年。

  (四)变废为宝,矸石综合利用

  坚持开展多渠道探索研究矸石的综合利用工作,加大煤矸石进行修路或其它方式向建材、施工等方面的利用,采用固废、水泥和新材料凝固剂混合工艺对矿区东侧工业广场和北侧运煤道路进行地面硬化。

  (五)绿色高效,选煤工艺先进

  选煤厂引进先进选矿工艺,采用干法选煤系统,实现无煤泥水产生,提高综合回收率,彻底解决了末煤采用水洗分选时降灰却增加水分、综合提热少、煤泥处理难、回收率低等系列问题。实现节约水资源60万吨/年,节约介质消耗9000吨/年,节省用电量1800万千瓦时/年。

  随着安全生产标准化、煤炭生产智能化、矿区生产绿色化不断推进融合,新上海一号煤矿踔力奋进、砥砺前行,在攻坚克难中破茧成蝶,在光荣使命里绽放初心,努力建设成现代化煤矿。(撰稿:吴江伟)

相关附件下载
转载声明:转载请注明出处并做回链
鄂托克前旗新上海一号煤矿:三化融合推进现代化煤矿高质量发展
来源:鄂前旗应急管理局
发布时间:2024-10-12 14:33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关于能源行业高质量发展一系列部署要求,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到矿井生产各环节、全过程,处理好安全生产、智能高效、绿色发展间的关系,深度推进“三化融合”现代化煤矿建设,全力保证能源安全可靠供应,加快传统能源开采智慧转型,倾力打造绿色矿井,不断向能源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

  一、安全保供,标准先行

  新上海一号煤矿立足新发展阶段、构建新发展格局。不断优化标准化治理结构,增强标准化治理效能,加快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持续改进、动态达标。始终坚持将能源保供任务建立在安全的基础上,久久为功,常抓不懈。

  (一)定目标、建组织,全面落实安全责任

  结合矿井实际情况,明确安全生产标准化的职责分工和工作内容,强化工作要求,夯实以安全促生产、以生产增效益的工作目标,带动全矿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建设工作向纵深发展。

  (二)树理念、抓践行,全面提升安全意识

  矿井始终秉承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的思想,通过不断在实践工作中总结和提炼,形成了具有矿井特色的“1231”安全理念,通过在井口文化长廊展示和日常教育培训宣贯,促使全体职工能够理解、认同并践行本单位的安全生产理念,并将安全生产理念贯穿于安全生产决策、管理、执行的全过程。

  (三)抓培训、强警示,全面提升安全素质

  紧紧围绕“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培训理念,一是制定下发了安全培训管理制度、年度安全培训计划,并认真抓好日常教育培训,“三项人员”和其他从业人员均做到了持证上岗。二是日常采用“考试宝”软件,定期组织人员对矿井作业规程、上级下发文件、安管人员题库等进行抽查考试,强化素质提升,组织开展“总工大讲堂”,讲标准、讲规范。三是强化警示教育。矿井每月、工区每周开展一次警示教育,做到用别人事故警示自己。四是开展“以案说法”活动,同时利用“卡、表、册”安全管理手段,强化安全确认制度,培育本质安全人。

  (四)抓精品、树典型,全面打造本质安全

  一是做好顶层思维设计,全员抓工程质量管理,成立质量办公室,抓实现场工程质量,固定人员,锁定标准,公平公正,通过旬检查、月验收从而管控质量过程;每班分两次对安全隐患、质量标准进行评分,从而抓住工程质量和安全环境的牛鼻子。二是构建“总工程师抓设计、生产矿长抓创建、安全总监抓验收”的责任体系,开展跑冒滴漏、小水治理、图牌板吊挂、记录填写等专项整治工作。

  (五)控风险、抓预防,全面实现重心前移

  一是建立以总工程师为首的“专家辨识定措施”、以生产矿长为首的“专业管控抓落实”、以安全总监为首的“安监监督抓考核”“三位一体”风险辨识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做到风险辨识及隐患排查到位、层级管控治理到位、监督检查考核到位。二是坚持技术排查和现场排查相结合。根据每月生产接续,做好月度风险辨识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同时制定《安全生产变化管理制度》,对现场环境、生产工艺等条件出现变化的,由分管领导、总工程师组织职能部室及工区负责人召开现场会,按照重新辨识—完善措施—现场落实—监督考核的流程,实现动态循环管控。

  (六)抓落实、夯基础,全面落实流程管控

  一是深化“四薄”排查管理,针对薄弱人物排查,进行全员排查并记录,做到分级分层管控;同时建立班前会、薄弱人物排查日常评比考核制度。二是针对夜班薄弱时间,执行井上、下安全督查小分队,井上检查原煤运输系统,井下分区域、分小组重点对岗位工、辅助工等工种进行监督检查,每天早调度会通报上岗和检查情况,根据检查问题质量、制止违章情况等每周评比考核。三是抓实行为违章管控,针对严重违章、行为违章的职工,组织开展“三违”培训教育,撰写反思检讨报告,并在井口大屏亮相公示。同时组织协管女职工对其谈心谈话、与家属视频连线,增强职工自主保安意识。四是组织开展安全总监参加安监员班前会、每天例会,全面剖析现场存在安全风险隐患,强调安全注意事项,部署安全管控重点。

  二、增产拓能,智慧领航

  变革生产方式,降低运营成本,实现效率提升。用智能化力量,助力生产效率和质量显著提升,引领企业生产模式迈向新高度,绘制出一条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

  (一)智能采掘工作面

  一是建成“可视化远程控制”的智能化综采工作面,配备记忆截割和远程控制采煤机、变频一体驱动刮板输送机及重型装备液压支架,运输采用变频驱动胶带输送机,实现自动跟机移架、采煤机记忆截割、自动割三角煤、刮板输送机煤量预警常态化应用,矿井先进产能得到充分释放。二是建设了“掘进机+机载液压临时支护+加长加宽二运+串车挪移装置+干式除尘风机+永磁电动滚筒胶带运输机+无轨胶轮车+底层皮带自动上砂石料运输+湿式混凝土喷射机+单轨吊+防爆柴油机小型单轨吊机车”快速掘进作业线。

  (二)智能化选煤厂

  一是智能化选煤厂生产环节实现自动化控制与检测,设备实现远程操控、一键启停,建有视频监控系统,对关键设备和关键环节实现监控。二是建有设备在线诊断预警系统,实现电机、减速机等设备及仪器的电流检测、温度检测、振动检测、故障预警及信息共享。三是建设无源在线灰水仪,检测原煤煤质情况,在主要胶带输送机安装选煤厂产量计量系统,建立起计量终端,可以对产品管理提供有力技术和数据支撑,实现远程实时在线计质计量。

  (三)智能化安全管控系统

  安全生产智能管控平台采用最新的空间信息、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技术,建立高精度全矿区地质、机电、巷道透明化模型,结合虚拟现实技术、矿山安全生产技术、三维建模技术构建透明化矿区,提高防灾救灾能力和安全管理水平。保证矿井数据来源的唯一性、关联性和共享性,提高数据质量。建设有水文、矿压微震监测、安全监测监控、视频监控、人员精准定位等子系统,实现安全信息预测预警、数据联动功能。

  (四)智能化信息系统

  一是建设了华为模块化数据中心机房,搭建万兆工业高速环网,部署联想超融合云平台,利用虚拟主机,实现各子系统在云服务器中高速、稳定运行。以万兆环网为数据传输通道,综合自动化建设为基础,在井下装备74套WiFi基站,构建了网络化、信息化安全生产综合管控平台,实现了矿井安全、生产、调度等专业的综合智能管控,将管理重心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集约型转变。二是高规格建成“智能管控+数据共享”型矿井智能控制中心。全力打造出了彰显新上海一号煤矿特色的智能矿山指挥中心,集“智能显示+智慧互动+分布式控制”于一体,实现了超高清画面传输、超低传输延时的效果,为矿井安全生产决策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

  (五)智能化保障系统

  一是供电系统建有智能电力监控系统,实现井上下变电所高低压远程监控、“四遥”、防越级和电能质量监测等功能;通压风系统实现了通风机一键启停、反风和倒机,通风机、压风机状态在线监测和远程控制功能。二是主副提升系统采用全自动控制系统,实现主提升系统的全自动运行和无人值守。三是排水系统实现了远程开泵、水泵轮巡和无人值守。四是主运系统各转载点安装高清摄像仪,实现无人值守。五是辅助运输调度监控系统实现了车辆精准定位、车况实时监测、远程调度、物料流程管理等功能,提高运输效率。

  (六)智能化园区

  集智能运销、门禁(人、车)、各技术系统、设备系统等,构建“人财物一体、产运销一体、业务全面互联互通”的智能化经营管理平台,覆盖管理决策、财务、生产、人力、物资、机电、计划预算、安环、调度、项目管理等领域。

  三、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打好生态“组合拳”,绘就美丽新画卷,紧密围绕绿色矿井标准体系,扎实推进绿色矿井建设。

  (一)绿化矿区,打造美丽家园

  2022年以来对矿区内外进行绿化,栽种垂柳、旱柳、块柏、果树共计约53000棵。对矿区进行亮化、绿化、美化、硬化提升,对矿区道路沿石进行修复修缮,打造绿色矿区,以打造园林式矿井为目标,提高职工幸福感、归属感。

  (二)节能减排,推进新能源利用

  大力推进新能源利用,利用太阳能发电代替传统的火力发电,年平均利用光伏发电约954万度,减少碳排放41725.19吨/年。

  (三)煤电联营,优化产业结构

  促进煤电联营,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与国电电力双维内蒙古上海庙能源有限公司达成合作,2023年10月建设一条蒸汽管道用于矿井冬季供暖,使用电厂蒸汽代替锅炉供暖,减少锅炉烟气污染物排放,可减少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排放量共计18吨/年。

  (四)变废为宝,矸石综合利用

  坚持开展多渠道探索研究矸石的综合利用工作,加大煤矸石进行修路或其它方式向建材、施工等方面的利用,采用固废、水泥和新材料凝固剂混合工艺对矿区东侧工业广场和北侧运煤道路进行地面硬化。

  (五)绿色高效,选煤工艺先进

  选煤厂引进先进选矿工艺,采用干法选煤系统,实现无煤泥水产生,提高综合回收率,彻底解决了末煤采用水洗分选时降灰却增加水分、综合提热少、煤泥处理难、回收率低等系列问题。实现节约水资源60万吨/年,节约介质消耗9000吨/年,节省用电量1800万千瓦时/年。

  随着安全生产标准化、煤炭生产智能化、矿区生产绿色化不断推进融合,新上海一号煤矿踔力奋进、砥砺前行,在攻坚克难中破茧成蝶,在光荣使命里绽放初心,努力建设成现代化煤矿。(撰稿:吴江伟)

相关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