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生机盎然,万物峥嵘。为深化“放管服”改革,不断提升审批效率、便企效能,持续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和服务改革,积极探索国有建设用地“带方案出让”审批新模式。近日,鄂托克前旗2024年首例“带方案出让土地”顺利成交,实现“拿地即开工”。
一是审批加速,“长跑”变“短路”
“仅1个工作日,就完成了从拿地到开工前的所有审批手续办理,这在以前,简直不敢相信。”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鄂尔多斯供电分公司相关负责人王鹏对鄂托克前旗高效的审批速度和全心全力助企服务赞不绝口。
据悉,该项目位于鄂尔多斯市鄂托克前旗上海庙镇,总投资6.5亿元。依托上海庙至山东±800kV特高压直流外送山东,是典型的“风光火储”一体化互补项目。按照以前的审批流程,从签订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到取得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不动产权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施工许可证,起码要1个月时间。
“这里面需要对接的部门多,环节多,事项多,还可能会出现方案一遍遍修改、上报的重复跑腿现象,现在由鄂托克前旗自然资源局选派为企服务工作人员,做好对接服务工作,与旗能源局、旗税务局等部门沟通,为我单位提供“全流程”服务,及时排忧解难。从“长跑”到“短跑”,审批效率的优化,实实在在让我们享受到了营商环境带来的“审批服务加速度”,降低了我们的时间与人力成本,也让鄂托克前旗群众及企业办事的感受度大大提升。”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鄂尔多斯供电分公司相关负责人王鹏说。
“以前出让项目是签完出让合同后开始审方案,现在带方案出让项目把预审方案的步骤提前,为实现‘拿地即开工’抢得了时间。”旗自然资源局工作人员说。
在土地出让后,旗自然资源局作为牵头部门,联合其他相关部门,采取联审联办、快审快批模式,而在地块完成交地手续后,用地单位依据土地出让合同及审定通过的设计方案,直接线上办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及施工许可证,实现“交地即交证”“拿地即开工”。
二是高效协作,从“接力跑”变“并排跑”
“带方案出让+拿地即开工”审批事项涉及多个部门,前期准备工作必须协同推进,流程推进需要环环相扣。“这里面不能少了任何一个部门,也不能是单一作战,必须确保大家联动起来,共同推进。”旗自然资源局工作人员说。
从方案预审到审批发证,为便于办证企业减时限、零跑动、快出证,规划、建设、税务等多个职能审批管理部门主动跨前、流程对接、并联服务,实现从有求必应到主动问需,从环节性指导到全流程打通转变。
“可以说,‘带方案出让+拿地即开工’这个审批模式的顺利实现,是各职能部门高效协作、联合作战的结果,每个部门都在为企业少跑路作出努力。”旗自然资源局工作人员说。
三是助力发展,从“第一个”变“第N个”
“带方案出让+拿地即开工”举措极大地缩短项目的审批时间,实现建设项目审批“零等待”,是鄂托克前旗优化营商环境、深化审批制度改革、加快推动产业项目建设的一个缩影。
据悉,此次“带方案出让+拿地即开工”的项目建设内容包括新建两座220千伏升压站分别以单回220千伏线路接入新建的长城550千伏新能源汇集站,该工程满足鄂尔多斯采煤沉陷区400万千瓦新能源项目能源容量的送出需求,建成后能助力蒙西地区经济长足发展,促进当地资源合理配置,推动当地工业及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
“这次项目办理的全流程,企业无感办证,部门联动受理,真正感受到企业与政府的同频共振。”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鄂尔多斯供电分公司相关负责人王鹏说。
“项目计划在2024年8月竣工。“目前做到了‘拿地即开工’。希望继续为优化营商环境‘出新招’,早出形象、早见成效,为鄂前旗‘四区’建设,尽一份绵薄之力。”旗自然资源局工作人员说。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下一步,鄂托克前旗自然资源局将进一步优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流程、提升为企服务品质,推动“拿地即开工”常态化,继续抓好惠企政策落实、政务环境优化等工作,为企业减负纾困,持续营造一流营商环境、推进全旗经济高质量发展。
盛夏时节,生机盎然,万物峥嵘。为深化“放管服”改革,不断提升审批效率、便企效能,持续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和服务改革,积极探索国有建设用地“带方案出让”审批新模式。近日,鄂托克前旗2024年首例“带方案出让土地”顺利成交,实现“拿地即开工”。
一是审批加速,“长跑”变“短路”
“仅1个工作日,就完成了从拿地到开工前的所有审批手续办理,这在以前,简直不敢相信。”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鄂尔多斯供电分公司相关负责人王鹏对鄂托克前旗高效的审批速度和全心全力助企服务赞不绝口。
据悉,该项目位于鄂尔多斯市鄂托克前旗上海庙镇,总投资6.5亿元。依托上海庙至山东±800kV特高压直流外送山东,是典型的“风光火储”一体化互补项目。按照以前的审批流程,从签订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到取得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不动产权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施工许可证,起码要1个月时间。
“这里面需要对接的部门多,环节多,事项多,还可能会出现方案一遍遍修改、上报的重复跑腿现象,现在由鄂托克前旗自然资源局选派为企服务工作人员,做好对接服务工作,与旗能源局、旗税务局等部门沟通,为我单位提供“全流程”服务,及时排忧解难。从“长跑”到“短跑”,审批效率的优化,实实在在让我们享受到了营商环境带来的“审批服务加速度”,降低了我们的时间与人力成本,也让鄂托克前旗群众及企业办事的感受度大大提升。”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鄂尔多斯供电分公司相关负责人王鹏说。
“以前出让项目是签完出让合同后开始审方案,现在带方案出让项目把预审方案的步骤提前,为实现‘拿地即开工’抢得了时间。”旗自然资源局工作人员说。
在土地出让后,旗自然资源局作为牵头部门,联合其他相关部门,采取联审联办、快审快批模式,而在地块完成交地手续后,用地单位依据土地出让合同及审定通过的设计方案,直接线上办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及施工许可证,实现“交地即交证”“拿地即开工”。
二是高效协作,从“接力跑”变“并排跑”
“带方案出让+拿地即开工”审批事项涉及多个部门,前期准备工作必须协同推进,流程推进需要环环相扣。“这里面不能少了任何一个部门,也不能是单一作战,必须确保大家联动起来,共同推进。”旗自然资源局工作人员说。
从方案预审到审批发证,为便于办证企业减时限、零跑动、快出证,规划、建设、税务等多个职能审批管理部门主动跨前、流程对接、并联服务,实现从有求必应到主动问需,从环节性指导到全流程打通转变。
“可以说,‘带方案出让+拿地即开工’这个审批模式的顺利实现,是各职能部门高效协作、联合作战的结果,每个部门都在为企业少跑路作出努力。”旗自然资源局工作人员说。
三是助力发展,从“第一个”变“第N个”
“带方案出让+拿地即开工”举措极大地缩短项目的审批时间,实现建设项目审批“零等待”,是鄂托克前旗优化营商环境、深化审批制度改革、加快推动产业项目建设的一个缩影。
据悉,此次“带方案出让+拿地即开工”的项目建设内容包括新建两座220千伏升压站分别以单回220千伏线路接入新建的长城550千伏新能源汇集站,该工程满足鄂尔多斯采煤沉陷区400万千瓦新能源项目能源容量的送出需求,建成后能助力蒙西地区经济长足发展,促进当地资源合理配置,推动当地工业及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
“这次项目办理的全流程,企业无感办证,部门联动受理,真正感受到企业与政府的同频共振。”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鄂尔多斯供电分公司相关负责人王鹏说。
“项目计划在2024年8月竣工。“目前做到了‘拿地即开工’。希望继续为优化营商环境‘出新招’,早出形象、早见成效,为鄂前旗‘四区’建设,尽一份绵薄之力。”旗自然资源局工作人员说。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下一步,鄂托克前旗自然资源局将进一步优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流程、提升为企服务品质,推动“拿地即开工”常态化,继续抓好惠企政策落实、政务环境优化等工作,为企业减负纾困,持续营造一流营商环境、推进全旗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