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托克前旗地处蒙、陕、宁三省区交界,是“暖城”鄂尔多斯向西开放的“窗口”,素有“雄鸡一唱三省白”和内蒙古“西南大门”之称,总面积1.22万平方公里,辖4个镇、1个自治区一类园区、68个嘎查村、17个社区,常住人口10.3万人,荣膺“全国文明县城”“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旗”“国家园林县城”“国家卫生旗”“全国科普示范旗”“首批全国社会治理创新优秀地区”等10多项“国字号”桂冠。
  2023年,全旗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70.3亿元、增长6.7%,固定资产投资119.9亿元、增长2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54亿元、增长19.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9亿元、增长9.2%,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56472元、28136元,增长5%和7.9%,农村牧区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连续17年位列鄂...更多+
乡村振兴样板区
充分发挥旗域综合优势,围绕自治区建设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任务目标,坚持品牌化、规模化、产业化、数字化发展,大力推动生产供应链、精深加工链、品牌价值链“三链同构”,挺起农牧业绿色崛起的硬脊梁,把农牧业建设成为现代化大产业,全面推进乡村“五大振兴”。
红色文化传承区
认真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的要求,依托我旗厚重的红色文化资源优势,紧紧围绕“研学 + 旅游 + 康养 + 商贸”的耦合产业链,补短板、提品质、上水平,开发更多研学深度体验项目,重点以新建旗委党校和红色教育研学实践基地为载体,强化与周边地区干部学院在特色课程培育、师资力量建设、主体班次交流等方面的合作,不断推陈出新、丰富业态,让红色资源在产业链中“活”起来,成为新的经济增长极。
区域合作示范区
抢抓蒙宁两区签署能源专项合作框架协议的良好契机,充分发挥我旗的能源和区优势,以及上海庙经济开发区在土地指标、环境容量等方面的优势,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建立利益分享机制,以“总部+基地”“研发+生产”“生产+服务”等形式,协同谋划、一体布局两地产业链项目,促进两地互补发展,构建互为支持、相互补充的区域发展新格局。
双碳实践先行区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导向,按照国家关于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和“碳达峰”“碳中和”的要求,先立后破、以立为先,举全旗之力推进1000万吨规模级煤化工全产业链一体化项目建设,积极推进“绿电、绿氢、绿氨、绿色化工”全链条发展,沿着产业链引进有实力的龙头企业和战略投资者,形成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让新能源成为鄂前旗的“金字招牌”。
鄂前旗概况

  鄂托克前旗地处蒙、陕、宁三省区交界,是“暖城”鄂尔多斯向西开放的“窗口”,素有“雄鸡一唱三省白”和内蒙古“西南大门”之称,总面积1.22万平方公里,辖4个镇、1个自治区一类园区、68个嘎查村、17个社区,常住人口10.3万人,荣膺“全国文明县城”“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旗”“国家园林县城”“国家卫生旗”“全国科普示范旗”“首批全国社会治理创新优秀地区”等10多项“国字号”桂冠。
  2023年,全旗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70.3亿元、增长6.7%,固定资产投资119.9亿元、增长2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54亿元、增长19.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9亿元、增长9.2%,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56472元、28136元,增长5%和7.9%,农村牧区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连续17年位列鄂尔多斯市第...
乡村振兴样板区
红色文化传承区
区域合作示范区
双碳实践先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