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2019改版 > 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重点领域信息 > 涉农补贴

鄂托克前旗提升项目实施,以“精准水肥一体化”技术推广为抓手,全力推进玉米单产

作者:尤俊文 来源:鄂前旗农牧局 发布时间:2024-03-19 16:32

  鄂托克前旗地处毛乌素沙地腹部,属中温带半干旱荒漠化草原气候,日照长、太阳辐射强,春暖快、夏热短,发展绿色、高产、优质农产品生产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是国内玉米、瓜果蔬菜种植的“黄金地带”。近年来,全旗立足资源禀赋和生产条件,走出了一条依托精准水肥一体化为主导技术的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子,浅埋滴灌节水技术推广面积达到农作物种植面积的95%以上。2024年,鄂托克前旗将继续全面落实国家、自治区“稳面积、提单产”的重要部署,全力推进20万亩玉米单产提升项目的实施,项目区内灌溉水和肥料利用率有效提高,由传统追肥转为分次滴灌“水肥一体化”追肥,玉米种植密度由亩均4500株,提升1500-2500株,达到6000-7000株,单产亩均提高120公斤以上,亩均减少化肥用量2-3公斤,节水120-150立方米,实现玉米单产的全面提升。

  一、优化方案 转变模式达目标

  建立全旗“一盘棋”工作机制,制定优化玉米单产提升技术方案,落实措施,精心选配品种、精量播种合理增密、细化灌溉施肥策略、加强田间管理和病虫草鼠防治。实现由传统的水肥管理向高效水肥一体化应用及“四控”模式提升的转变;由传统种植技术模式向密植精准调控技术模式的转变;由分散种植管理模式向全程社会化服务模式的转变;由小机械散作业向大机械高标准精细作业的转变,确保玉米单产提升项目落地落实,达到预期目标。

  二、提升技术 精准调控增效用

  (一)开展技术集成示范。在玉米单产提升工程项目区,全面推广应用玉米水肥一体化技术,开展高产技术集成示范。将高效节水灌溉设备优势转化为实际的粮食产能优势。其中,在项目区的1万亩高产区示范内,推广应用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系统75套,每套控制面积100-200亩。利用物联网技术对农田微气候、土壤墒情、田间病虫害、苗情等农情信息进行实时动态监测,结合水肥一体智能灌溉系统建设和智慧大田生产管理系统的使用,实现生产管理的智能决策和轻劳动力投入,起到控水节肥、节本增效的作用。

  (二)集成区域技术模式。围绕不同灌溉方式、灌水量、施肥量等进行对比,优化技术参数,配套品种、栽培等措施,开展技术应用和模式集成创新,熟化形成技术规程,提高针对性和实用性,实现水肥效率和玉米单产双提升目标。一是在城川镇大场子村内蒙古西蒙种业试验基地建设玉米高密品种筛选试验区,主要开展玉米耐密品种看禾选种平台(30个玉米耐密品种对比试验)、5个玉米耐密品种密度梯度试验;二是在敖勒召其镇、城川镇开展玉米增密精准调控技术不同种植模式试验,主要有玉米无膜浅埋滴灌技术试验、玉米“品字型”精准调控技术试验、玉米单株缩距增密高产示范试验、常规种植对照区;三是开展滴灌种植区域水肥精准调控系统的智能化提升,智能化控制系统包括压力和流量监测设备、输配水管网电控阀门、农田土壤墒情感知物联网和系统管控软件。以上这些试验示范将为集成玉米精准调控高产技术模式提供理论依据。

  (三)开展技术指导培训。鄂托克前旗已将精准水肥一体化技术作为玉米单产提升的主导技术,动员各级农技推广人员、科研院校专家、社会化服务组织等深入项目区、深入田间、深入农户,通过线上线下多种形式举办技术培训,讲解技术关键要点,提高农技人员和农民高效节水灌溉、精准施肥技能。项目实施中,将通过现场咨询、组织观摩等形式及时开展技术指导,帮助农民解决实际生产关键技术问题。

  三、狠抓落实 扎实推进做贡献

  目前,鄂托克前旗已将2024年20万亩玉米单产提升项目落实到户到地块。今后,将统筹“良田、良种、良法、良机、良制”等生产要素,扎实有序推进项目的实施,打造全国先进大面积玉米单产提升样板区,力争到2030年实现县域整建制玉米单产提升全覆盖,为国家粮食安全做出应有贡献。

【字体:  
分享: